上海:党建引领,悉心助力培育社会组织

 时间:2017-12-21 12:53:52来源:文汇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党组织把党的领导融入社会组织治理各环节,通过政治上注重方向 引导、业务上注重提升能力、服务上注重协调资源,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使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和业务建设同步加强,推动了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在塘桥街道党工委的指导推动下,塘桥社区的社会组织已经从2009年的41家发展到2017年的124家。

有效对接资源提升服务效能

浦东新区塘桥社区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会长宋春辉告诉记者,塘桥社区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是全市第一家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平台。这一平台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业务撬动、工作指导、生活关心。随着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持续推进,特别是市委“1+6”文件推动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不断深化,塘桥社会组织发展迎来了“春天”。现在落户塘桥地区的社会组织不仅有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等社区社会组织,还有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后落户塘桥的市级行业协会,品种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全。为加强这些类型多样、特点迥异的社会组织的整合力度,塘桥坚持党建引领,发挥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这一平台的积极作用,将活跃在塘桥区域内的社会组织紧紧汇聚在一起,凝心聚力、同频共振,为塘桥社区建设作出贡献。为了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塘桥还将筹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党组织。

这几年,塘桥社区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会同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制作先锋公益名录,为塘桥区域内的每个社会组织量身定制符合社区需求的项目集成模块,通过菜单式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类需求,最大限度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同时,原本“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社会组织也聚合成为有序发展的社区服务专业团体,充分盘活社区内现有资源,构建社会协同、全员参与的共治格局。

解决民生问题助力社区自治

这几年,塘桥社区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以需求为导向,聚焦社区建设需要、百姓民生需求,悉心助力培育各类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社区促进就业协会、社区共治研究中心、社区自治支持中心、社区公共事物评估发展中心……如今活跃在社区里的这些社会组织,都是聚焦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发展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

塘桥居民自治支持中心“专攻”社区自治,在自治项目设计、自治领军人物培育、提供自治工作方法支持、社区自治工作典型案例的收集与推广,组织开展社区自治工作沙龙活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塘桥居民自治支持中心的努力,如今塘桥街道的23个居委会都有了居民自治组织,并形成了由贵龙居委会戴老师议事厅、南城居委会依民自治工作室为代表的塘桥街道居民自治工作联盟。

社区群众活动团体是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一个平台,但是如何积极引导、有效提升群众参与社区自治水平,一直是塘桥居民自治支持中心研究的课题。居民自治支持中心以微南居委会合唱团为样本,探索实践“开放空间”讨论会,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解决社区问题的讨论中。围绕合唱队的发展,居民自治支持中心邀请居委会骨干、合唱队成员等坐到一起共同商讨。和传统的会议不同,当天的开放空间讨论会没有主持人,只有引导者,座位摆放也由传统的排排坐变成围成一个圈,主题则由与会者共同讨论选定。活动纪律、排练时间与场地、歌曲创作与选择、活动经费……与会人员都提出了自己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相关问题合并归类、投票,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将制定合唱队规章制度作为当天会议的主题。紧接着,与会人员分成四个小组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都针对主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最后由小组代表上台亮出各自方案,集体讨论,最终形成全体与会人员认可的规章制度。对于这样的讨论方式,许多居民觉得形式新颖,而由大家一致酝酿通过的合唱队规章制度,“落地”也格外顺畅。

挖掘细分需求填补服务空白

在塘桥,由社会组织负责运作的蒲公英儿童图书馆已经小有名气。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儿童图书馆,馆藏九成以上书籍都是绘本。爸爸妈妈们可以在这里和孩子们一起享受阅读时光,也可以将书借回家慢慢阅读。图书馆负责人表示,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希望父母可以留出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间,“搂着孩子读书,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分享彼此的感受,增进感情。”

塘桥社区蒲公英儿童图书馆只是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居民的一个缩影。塘桥社区居家健康服务社、塘桥社区物业服务社、桂兴华诗歌工作室、塘桥社区公益法律服务所……这些社会组织针对社区内不同群体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服务,成为塘桥社区宜居家园目标的重要实践者。

塘桥社区创新推出的“潮汐式停车”,让居民区和商务楼的停车需求得以“错时互补”,皆大欢喜。这背后,社会组织塘桥物业服务社就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项目制定之初,塘桥物业服务社就展开实地调研,查明社区停车“大数据”,并在项目的执行与 《停车公约》 的制订中进行跟进与评估。此外,服务社还发挥了“软触角”的功能,在各个场合协调各方诉求,做好政府的合作伙伴。(■本报记者 唐玮婕)

编辑:郭建家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