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周文配(前)和互助组成员经常前往受助老人家中走访
核心提示
说起德化南埕镇许厝村的周文配,知道的人无不跷起大拇指——“好人”。1999年,周文配组织成立了德化第一个“老年义务互助小组”,创新德化山区养老新模式,以留守老人关心帮助老人为目的,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活动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互助小组成立18年来,许厝村平均每年有30多位病患老人得到及时照顾;有40多位老人农忙季节得到帮助,不误生产;此外还有很多老人遭遇购买生产资料缺乏资金等难题得到解决。
□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李宏图 文/图
成立互助小组 帮助留守老人
1989年,周文配从县供销社退休后,返回老家许厝村。闲不住的他,当时就开始帮村里做一些事。1996年,许厝村老年人协会、老年大学、老体协先后成立,热心的周文配被推选为会长和常务副校长,并连任至今。
许厝村地处偏僻,距离南埕镇有10多公里,山路蜿蜒盘旋,村民要进出一趟都不容易。村民要谋生,孩子要就学,就得外出。渐渐地,留在村里的乡亲越来越少了,留守老人多、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缺医少药是许厝村当时的真实写照。
很多留守老人有病在身,缺乏劳动力、生活难以自理、贫苦……周文配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怎么才能够帮助这些困难老人?”他说,为了这事,他想了两个晚上,最终想出“老人互助”的办法。1999年6月,他以村老年大学为平台,以学员为骨干,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将村里身体健康、乐于助人的老人动员起来,最终成立全县第一个“老人义务互助小组”,他自任组长。
多种形式帮扶 惠及乡邻百姓
“我们给每一位留守老人发放了电话卡,他们一有事情就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周文配介绍,互助小组成立后,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活动,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病困老人,都就近安排两位互助组成员进行帮扶。帮扶对象一有问题,互助组成员就会第一时间赶来帮忙。而在平时,互助组成员隔三差五就会到帮扶对象家,嘘寒问暖,帮忙整理家务,处理农活。
此外,每天互助组都有6名成员在村里巡逻,定期到需要帮助的老人家走访,帮他们买生活用品、耕种、收割、打扫卫生……“我们不仅要帮助他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还要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安度晚年。”他说。
许多老人也因为互助组的及时救助、帮忙,脱离险境。
家住凤坑角落的87岁老人梁桃,儿女均已过世,两个孙子都在外打工。2010年6月的一天,互助小组的老人来到梁桃家走访,发现他既没在屋内,也没在地里,于是就到处寻找。最终,大家发现梁桃摔倒在屋后的山坡,已不省人事。大家找来村里懂医术的老人帮忙急救,同时打电话通知老人的孙子。等老人的孙子赶回来时,大家已经帮老人处理好了摔伤的腿,连带房子也收拾干净了。
今年81岁的周成焕清楚地记得,2015年7月的一天晚上10点,他的肚子突然疼得要命。当时家里没有其他人,情急之下他拿起手机拨打周文配的电话。周文配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住在附近的互助组成员周利欣先前往帮忙,随后又通知周成焕远在县城的儿子。一个多小时后,120急救人员接到周成焕儿子的求助电话,赶到许厝将周成焕接到医院手术。
义务坚持18年 全县推广经验
“能够帮助到其他老人,我的心情很好。”今年已经82岁的周文配,并不以为苦。身为组长的他,经常到村里的各个角落走访、看望病困老人,对村里每一位老人的情况都很熟悉。他不会骑车,每次都要步行前往,从许厝到凤坑角落有6.5公里,到新雷峰角落2.8公里,来回一趟他都要走两三个小时。即便如此,他每个月仍坚持走三四趟。
如今,互助组的32名成员仍保存着这样的习惯,他们与村里83名留守老人保持着联系。
这种“老人义务互助”的养老模式,也为德化其他山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当地县、镇、村大力支持这种模式,德化县还组织周文配到全县的18个乡镇进行宣讲推广、介绍经验。
“老人义务互助”也被德化老年大学推广开来,成为德化老校“十大员”中的“义务助老员”。目前,全县有义务助老员近300人。
声 音
爱老崇德的文明之举
德化县委文明办主任 苏义和
周文配立足德化实际,创新山区养老模式,把“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进行了生动的演绎。近二十载的身体力行,奔走宣传,让“老人互助”模式在深山扎根,惠及乡邻百姓。通过示范引领,互学互鉴,如今,这朵兼具养老互助与爱老崇德的文明之花正在瓷都大地悄然绽放,它用芳香描绘出“夕阳和美”的身边故事。
编辑:郭建家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