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发掘优质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

 时间:2017-12-06 18:45:39来源:惠州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关部署,发掘一批有潜力、有社会效益的社会组织,从今年9月中旬起,我市首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开始紧锣密鼓举行。11月30日,此次大赛的决赛在惠州科技馆举行,经过激烈的路演和专家问答环节,最终评选出启步奖、创益奖各12名。

据介绍,本次大赛由市民政局主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承办,市社会组织总会、市志愿者联合会、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协办。为鼓励参赛队伍,扶持其项目运行,市民政部门对启步奖获得者提供1万元活动启步资金,协助社会创业项目落地实施等;创益奖则设一、二、三等奖,提供12万元~18万元社会创业种子基金,帮助社会创业团队发展壮大、入驻市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等。获奖项目的执行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2018年下半年将对实施情况良好的项目进行展示。

以项目化形式为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青少年普法产品定制,对残疾人进行电商技能培训,关注18周岁以下社会散居孤儿,为大龄心智障碍者提供艺术疗育……此次进入决赛的项目涵盖了公益慈善、社会治理和城乡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参赛队伍围绕突出的社会问题,以项目化形式提出解决方案。11月30日下午,记者在惠州科技馆看到,首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竞争十分激烈,各参赛队伍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展示其项目优势。

市惠风法律公益服务社常务副社长高璐现场路演的 “普法乐园——— 青少年普法产品定制平台”项目一举夺魁,获得了94.2分的好成绩(总分106分)。该项目以全市约50万名中小学生为服务对象,计划研发设计普法读本、普法字帖、普法投篮机、普法游戏体验机等寓教于乐的普法产品,供全市中小学生使用。

谈及该项目获胜的心得体会,高璐不吝分享:“我们的项目切中了市场上的一些痛点,符合市场需求。对不少政府普法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来说,他们没有太多的资金去研发普法产品,却有购买这些产品的强烈需求。”她告诉记者,该项目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自我造血”功能,只要赢得本次大赛创益奖18万元奖金作为首期研发资金,且在我市50万名中小学生中仅需要有2%或以上的转化率,该社便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提供优质普法产品。

项目关注特殊人群体现社会组织责任感

记者留意到,此次参赛队伍不乏公益慈善项目,尤其是对特殊人群的关注,体现了社会组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蜗牛电商服务队着眼于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协助残疾人就业;惠州市护苗特殊儿童训练中心关注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生活状况;星望心智障碍者家长互助会为大龄心智障碍儿童提供新的疗育方式,等等。这些项目关注的这些特殊人群,也是民政部门的服务对象。

惠东县蓝天志愿者协会的参赛项目关注对象是该县18周岁以下的社会散居孤儿。“我们在开展日常工作中发现,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能享受到一些政策福利,对社会散居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帮扶政策却几乎是空白。”惠东县蓝天志愿者协会理事余友相说。因此,该协会本次参赛的项目重点关注惠东县51名社会散居孤儿的生活,计划通过“社工团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三者联动的机制,从经济上和精神上为这些散居孤儿提供帮助。“作为社会组织,我们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政府部门人力和资金是有限的,而惠州有不少优质社会组织和成熟专业的社工队伍,应该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各类工作。”余友相说。

评委点评

参赛项目多元,展现惠州社会组织风采

据介绍,本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决赛环节都邀请了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社会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记者了解到,专家们纷纷对本次大赛表示赞许。

“从大赛全程来看,惠州首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赛程设计十分合理。从招募、初筛、复赛到决赛来看,是层层递进的。”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党支部书记、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执行副会长杨钦焕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承办方在决赛细节上做得很到位,如让评委在决赛前先行阅读入围决赛的项目书,评委对决赛全程做到心里有数,评分也更科学合理。又如,此次大赛邀请了大众评委,既使得打分更趋于公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次大赛的社会关注度。

杨钦焕点评说,本次参赛的队伍项目覆盖范围非常广,其中不少具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有持续发展动力,他在决赛评分中给5个队打了90分以上。他建议,今后惠州若举办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可以考虑让企业参与其中,将有利于比赛项目规模化发展。

作为本次大赛决赛评委组组长,深圳市宝安区慈善会秘书长刘国玲说:“惠州首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能有这么高的水平,难能可贵,充分展现了惠州社会组织的风采。”她说,此次参赛的社会组织项目设置十分多元,项目书提出的内容和机构完整,经费使用合理。“最重要的是,这些项目的服务对象很明确,分别关注和服务了不同的人群,体现了惠州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热情。”刘国玲说。

刘国玲建议,参赛社会组织应多关注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应考虑项目是否具有 “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切实整合资源,赢得社会关注,打造出惠州品牌。

对话主办方

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将每年举办一届

历时两个多月,我市首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顺利落下帷幕。我市举办此次大赛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此次比赛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标?大赛过程中有哪些创新性举措?我市是否计划以后继续举办该项比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大赛主办方负责人——— 市民政局局长刘巧慧。

通过大赛培育发掘优质社会组织

记者:市民政部门为何举办此次社会创新创业大赛?

刘巧慧:近年来,市民政部门通过采取扶持培育措施,全市社会组织发展势头良好,尤其在数量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市社会组织总数达3911家,成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市社会组织数量庞大,但质量参差不齐。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市民政部门发起并主办首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希望通过大赛提高我市社会组织服务水平,同时发掘有潜力、优质的社会组织,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此外,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进一步增强惠州公益氛围,让更多民众关注和支持社会创业。

记者:此次大赛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刘巧慧:从进入决赛24支队伍的项目路演情况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这些社会组织的参赛项目着眼解决的都是关切民生的事项,覆盖领域广,其中不少具有“自我造血”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赛突出“创新”主题

记者:大赛名称中有 “创新”两字,“创新”体现在大赛的哪些方面?

刘巧慧:这次大赛突出“创新”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是惠州第一届社会组织领域的创业大赛;其次,大赛的主题突出“创新”,鼓励社会组织用新的方式和思维去解决社会问题;再次,比赛期间我们还设置了社会创业封闭训练营,承办方在复赛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为期3天的社会创新创业营活动,并邀请香港顶级的社会创业导师授课,让参赛队伍更深入地学习如何更好地运作一个社会创新创业项目;此外,还为进入决赛的团队配套专业导师,提供一对一免费督导,大大提升项目的可落地性。最后,大赛决赛采取创新形式,引入大众评审团30名,涵盖来自政府多个相关部门、主流媒体、群众等,这在惠州社会组织领域属于第一次。

记者:本次是惠州首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接下来我市还会继续举办这类大赛吗?

刘巧慧:按目前计划,我市今后将每年举办一届社会创新创业大赛,并逐年增加奖励资金,比如明年我们就计划将总奖金从180万元增至360万元。此外,本届比赛我们对参赛条件作了一定限制,更多鼓励公益类社会组织参赛,接下来将逐步扩大范围,让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社会组织通过大赛得到锻炼、学习和成长。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游璇钰

编辑:郭建家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