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精准”是扶贫脱贫的关键

 时间:2016-10-17 12:38:28来源:河南日报

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人口大省河南而言,责任尤其重大,任务尤其艰巨。

10月17日是第三个全国“扶贫日”。我国设立“扶贫日”,旨在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坚定全社会向贫困宣战的决心,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尤其是在扶贫任务繁重的当下,这对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

论起贫困的原因,各地当然不尽相同。自然条件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发展基础参差不齐,每县、每乡、每村,乃至每户的贫困原因都各不一样,你可能是因为住得偏远,我可能是因为缺少技能,他可能是因为家庭负担重。如此一来,“撒胡椒面”、搞“大水漫灌”,都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实现不了脱贫“不落一人”的目标。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人口大省河南而言,责任尤其重大,任务尤其艰巨。38个国家级贫困县、15个省定贫困县,贫困县占全省县级行政区划的近一半,贫困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这是我省面对的现实,也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国家提出的做法和要求是“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就是要因户因人施策。我省制定的“转移就业、扶持产业、易地搬迁、社会保障、特殊救助”精准扶贫办法,从五大方面给出了精准脱贫的“河南方法”,后来出台的“五个办法”“五个实施方案”,则是进一步的细化措施,让精准脱贫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精准”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作为典型的深山区村庄,辉县市拍石头乡黑沟水村有406户人家,当地山是石头山,土薄地瘠,人均不到一亩地,而且缺乏外来水源,小麦亩产仅有两三百斤。辉县市实施“山区贫困群众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后,将贫困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包括黑沟水村在内的深山区农民一举变为社区居民,就业十分方便,每月人均现金收入较搬迁前增加了两倍多。栾川县依托山区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许多山区贫困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光山县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业,并探索羽绒产业“电商+扶贫”模式,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实现脱贫增收……你有你的特色,我有我的办法,他有他的绝招,我省各个地方在脱贫攻坚上不遗余力,在“精准”上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成效有目共睹。

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由“大水漫灌”向“定向滴灌”转变,由偏重扶“面”向注重扶“点”转变,由偏重普惠向注重特惠转变,因贫施策、因地制宜,把“精准”这篇文章做细、做实、做好,我们才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薛世君)

编辑:郭建家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