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张英贤
3月2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东盟工程组织联合会(AFEO)、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北京工程师学会和北京企业技术开发研究会共同承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召开。
活动以“智能时代的技术融合与产业变革”为核心主题,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韩耕,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丁勇,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李昕,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郝立谦,一级航天员陈全,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文化,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崔瑛,东盟工程组织联合会(AFEO)秘书长蔡润煌(Chuah Joon Huang)以及来自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相关领导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约180人参加活动。
“钱学森数字人”点燃科学之光
论坛以一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特别环节拉开帷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与世界科学院院长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Quarraisha Abdool Karim)先后通过视频方式致辞,呼吁大家持之以恒探索科技前沿。
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还原的“钱学森数字人”再度登场,生动诠释“大成智慧学”思想对当代科技创新的启示。
我国首批航天员陈全以亲身经历讲述钱学森精神的传承历程,强调“科学家精神与家国情怀是航天事业与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激励新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探索星辰大海。
顶尖学者勾勒未来互联网蓝图
在主旨演讲环节,邬贺铨院士以《以AI加持网络重构和模式变革》为题,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对未来互联网架构的深远影响,提出了“AI将推动互联网向智能化、自适应化跃迁,重构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核心逻辑”。
现代密码学之父、2015年图灵奖得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惠特菲尔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发表了《AI赋能未来互联网》主题演讲,强调了互联网全球化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邬贺铨院士作报告
惠特菲尔德·迪菲院士作报告
多维对话,热议技术、伦理与全球协同
活动中,互联网研究行动组(IRTF)主席德克·库彻(Dirk Kutscher)、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听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郑方、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卢多·库佩斯(Ludo Cuypers)、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大庆、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院士陈志辉(Tan Chee Fai)院士等特邀专家,分别围绕可扩展且高效的分布式机器学习研究成果、聚焦语音和语言技术在未来互联网中的应用前景、智慧城市感知网络、6G技术对未来互联网产业的影响、发展中国家跨越数字鸿沟、实现互联网技术等内容进行分享。
专家学者揭示了技术发展的关键趋势,倡导效率提升需与伦理对齐,全球协作是解决数字不平等的基础。
三项成果引领产业变革
论坛现场,《石景山区虚拟现实产业专项政策》正式解读,进一步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加快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
赵沁平院士等一同启动《2025中国XR企业TOP100榜单》评选活动,不断加速建设虚拟现实产业高地,打造虚拟现实产业标杆生态。
中国联通发布融合AI与5G-A技术的“联通云智手机”,开启云上智能终端新模式;《非暴露空间产业发展白皮书》同步亮相,为地下空间、深海等特殊场景的数字化应用提供技术指南。
本次论坛通过“精神传承-技术前瞻-产业落地-全球协同”的多维对话,为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未来,北京市科协将进一步发挥“大联合、大协作”的组织优势,不断联动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搭建院士专家对话、青年人才培育、产学研融合等平台,不断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协同创新生态,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智慧和力量。
http://www.kepu.gov.cn/news/2025-03/31/content_317562.html
编辑:张念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