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第65个世界气象日来临,公众怀揣着对气象奥秘的好奇心与探索热情来到河北省气象局,体验气象早期预警的河北实践。
“冀望风云 燕赵科普行”正式启动
由省气象局联合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学技术厅、省教育厅、省地震局主办的“冀望风云 燕赵科普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系列活动,在当天正式启动。
今年“冀望风云 燕赵科普行”活动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部门合作更紧、活动领域更宽、科普内容更精、覆盖范围更广,重点通过科普“五进”、志愿活动、公益课堂、专题科普栏目、非遗说科普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养。
主题展区齐亮相 气象科普零距离
今年的公众开放日活动设置了气象预报诞生地、气象主播体验区、VR设备体验区、AR气象科普区、作业装备展示区、指挥设备展区等主题展区,为大家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气象科普体验。
孩子们认真观看皮影艺术传承人表演的暴雨山洪灾害防御主题科普皮影戏《咱村有个七爷爷》。 白玉洁 摄影
孩子们与智能机器人互动。 白玉洁 摄影
活动现场,户外科普体验区成为当天最热门的打卡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公众“零距离”体验了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威力,直观了解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AR技术将气象知识以生动立体的形式呈现,让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在游戏中学习防灾自救知识。
指挥设备展示区的气象应急指挥车吸引了众多目光,车上配备了许多现代化设备,工作人员带领公众登上指挥车,详细讲解了设备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让公众对气象科技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聚焦早期预警 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契合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现场通过LED大屏和大量科普展板,解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主展台大屏幕循环播放科普视频,每小时设置一场科普讲解。工作人员为公众分发宣传手册和科普周边产品,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让大家深切认识气象预警的重要意义。
在省气象台,专家现场答疑解惑,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气象专家讲解了天气预报制作流程,同时介绍了“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全链条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和智能化气象服务系统,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信息通过手机APP、短信、广播、电视、大喇叭等多渠道,到达“最后一公里”,实现气象预警信息的全覆盖。
近年来,河北省气象部门持续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响应机制,实现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御的转变。
本次活动吸引了1300余名公众现场参与,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11万余人次。活动不仅掀开了气象工作的神秘面纱,深度普及了气象科学知识,更将气象早期预警概念和防灾减灾意识植根于公众的心底。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gzdt/202503/t20250323_6941703.html
编辑:陈莫楠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