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温度42摄氏度,未来家园候选者再+1

 时间:2024-06-12 08:41:23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表面温度42摄氏度,

未来家园候选者再+1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观测到一颗类地系外行星——Gliese 12b。它距离太阳系仅40光年,围绕双鱼座的Gliese 12冷红矮星运行,是迄今距离地球最近的潜在宜居行星。

Gliese 12b的发现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极大兴趣,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候选者来进行后续的详细分析。

进行更深入的观测后,结果显示,Gliese 12b的轨道周期非常短,每12.8天就会绕其恒星旋转一周。这颗行星的大小略小于地球,与金星相近。其表面温度估计为42摄氏度,这为液态水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从而也增加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Gliese 12b的发现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凌日系外行星,对于使用NASA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进行后续的大气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颗行星的宜居性,研究人员计划继续对其进行监测,并确定其大气层的类型。Gliese 12b的大气层可能与地球相似,也可能像金星那样存在不断逃逸的大气,或者介于两者之间。

这项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太阳系中的岩石行星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以及为什么地球适宜居住而金星则不然。

围绕冷红矮星运行的Gliese 12b示意图。图片来源:NASA

水滴:蚊子,你给我一种疏离感......

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夏天洗澡时,被蚊子围着转,于是,我们随手拿起手中的花洒,向蚊子喷去!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被蚊子送“红包”若干。此外,下雨天,蚊子也并没有销声匿迹。

按理来说,蚊子一般重 2~10 毫克,最大的水滴可以达到 100 毫克重量。简直就是蚊子体重的 50 倍,蚊子的体重跟水滴相比,它们淋雨就好像站在户外天上往下掉起重机,那为什么它们还没被洗澡水砸死呢?

蚊子的第一个秘诀就在于身形小巧,使雨滴很难砸中要害。当雨滴砸中蚊子时,通常都是砸在它们的六条腿上,这会导致蚊子在空中被撞翻,但它们能够通过一个高达50度的侧身翻滚动作迅速恢复平衡。

蚊子的体表覆盖着大量的疏水细毛,这使得它们即使被雨滴正中身体,也不会和水滴融为一体,而是迅速随着水滴一起下落。蚊子能够在下落过程中自由调整姿态,并迅速与雨滴分离,恢复正常飞行。

蚊子的第二个秘诀就是它们强韧的外骨骼。由于蚊子体重轻,雨滴砸中它们后不会减速太多,而是会给蚊子一个很大的加速度,带着它们一起下落。蚊子能够承受高达100到300个重力加速度,这在动物界中是相当高的。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看完这项研究,

嘴里的宵夜都不香了

一直有“晚饭决定你的身材”的说法,说晚餐不能吃太晚,容易长胖。这是否有科学依据呢?国外科学家们就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该研究选了20名健康志愿者(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平均年龄26岁,平均体重指数23.2,习惯于22:00-01:00就寝,睡眠时间也固定。两组人中分别在22点和18点吃晚餐,均给予一样的热量饮食。

随后志愿者均在23点入睡,研究者发现,即使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进食晚餐,相比18:00吃晚餐的志愿者,22:00进餐的人群机体血糖水平较高,且其机体消耗的脂肪量也相对较低。且22:00吃晚餐的志愿者机体葡萄糖峰值水平会升高大约18%,其整夜燃烧脂肪的量会下降10%。

研究人员解释,这种影响如果在肥胖或糖尿病人群的身上可能更为明显,这些人群的新陈代谢本就受到损伤。

这些研究数据说明了啥?说明晚饭变夜宵可引起夜间葡萄糖不耐受,降低脂肪酸氧化和动员,尤其是早睡眠者,长时间晚餐吃得晚,可能会促进肥胖、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胃病等,影响你的寿命。

其实,你想买到假药还怪难的......

在网上我们可能看过这个新闻:“降压药居然发了芽?怕是买了个‘假药’吧!”那么这真是假药吗?

一些患者把药买回家以后有个习惯,就是拆除包装,把药品放到自己按天分类的药盒里,哪天吃哪个药提前安排好。但当空气中的湿度太大的时候,水分会透过半透膜层进入到片剂内部,片剂内部的红色层会膨胀,从而把黄色层的药物推出来,这就是你观察到的“发芽”现象。所以,这不是假药,而是没有保存好。

相同的药品可能由不同的厂家生产,这些厂家的配方、工艺都可能存在差异。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概念,那么仿制药是假药吗?也不是的。

原研药是指全球首款研发出来的药品。原研药的专利到期以后,各国政府都会鼓励自己的药企去开发仿制药。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降低国家的医保开支和老百姓的用药负担,让更多人用得起药。

我们国家在2016年开始,要求国内仿制药必须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也就是说,仿制药应该和原研药在质量、疗效上一致。通过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的包装盒上就会有一个小蓝标。

编辑:WX 审编:AD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