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来袭!数字藏品“破圈”出击

 时间:2022-07-11 11:12:48来源:新华网

少则几元多则几百元,只需花费些许金钱便能拥有一个标注唯一序号的数字藏品,你心动了吗?价格相对便宜、概念形式新颖,并且满足年轻人消费习惯、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数字藏品正开始从小众“破圈”走入大众视野。

2022年以来,数字藏品交易热度不减,从最初绘画、音乐作品到一双鞋、一张门票,从流行潮牌到非遗文化、从互联网到餐饮界……数字藏品覆盖范围不断延伸,“万物皆可NFT”逐渐演变成“万物皆可数字藏品”。

如火如荼的背后,数字藏品是如何改变传统收藏界,又是如何引发新一轮互联网风尚的?其价值创造的逻辑与结构风险的“雷区”是怎样的?如何有效规制其数字资产属性?无序的金融化是否正在进行?其给市场秩序和监管制度带来哪些新的挑战与机遇?

让我们一同探讨“数字藏品”这个正在被数字技术改变的新鲜事,探讨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看得见摸不着却依然火爆 数字藏品行业生态圈初现

NBA当家球星斯蒂芬·库里花18万美元买了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猴子头像。今年愚人节,歌手周杰伦“丢猴子”事件上了热搜,这只“猴子”价值人民币320万元。还有一个编号为“#6666”的猴子头像,看起来不过是库里和周杰伦的“猴子”换了些服装、发色,竟然值1500万美元。

这些之前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但如今,随着明星站台、富豪抢购的事件越来越多,以及一批又一批同类数字产品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些虚拟产品突破小众圈层,走到大众身边,在年轻群体中越来越受追捧——它们就是引发当前投机狂潮的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是区块链技术和艺术融合的产物,利用区块链技术,数字化艺术品便有了唯一不可篡改的凭证,是NFT的一种应用形式。有了这一凭证之后,不论是一段视频、一段音乐或是一张照片,都会具备收藏和流通的价值,只不过不是实物,而是作为元宇宙中的虚拟艺术品。换句话说,这是种看得见摸不着的藏品。

数字藏品如今已经从国外风靡到国内,这种在“圈外人士”眼中不过只是个“jpg.”或“gif.”的东西,在专业玩家的眼中却可能是极具收藏和流通价值的投资商品。它们之所以火爆,是因为玩家看中的不是现在的价值,而是其在流通市场上的升值潜力。

2021年被称为“NFT元年”,不少艺术行业、游戏领域的数字藏品纷纷上线,一直主导着数字市场和流行文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约1.5亿元。据数据领域研究平台头豹研究院测算,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从当前数字藏品市场形势来看,各行各业都搭上了数字藏品的快车。作为掌握重要资源的文化机构,博物馆就是数字藏品主要的IP方之一,众多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正在以一种虚拟形式被大众了解和收藏。比如,河南博物院发布的文创数字藏品“妇好鸮尊”、湖北省博物馆发行的1万份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基于太阳神鸟和大金面具等文物推出的6万份数字文创产品等,都一经上线便售罄。

此外,热播剧《人世间》原著相关数字藏品6月在网络平台发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推出数字藏品纪念票;上海交响乐团发行了第一款藏品——一段2分21秒的音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独家授权了“拥抱星辰大海”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系列数字藏品;文学杂志《收获》在世界读书日推出首款文学类数字藏品盲盒“无界”……数字藏品领域似乎正在爆炸式增长,生态圈已然出现。

早前收藏流通的是一只年代久远的青花瓷古董花瓶、一张绝版邮票、一瓶陈年好酒或是一双限量款的鞋,而现在却是一个个虚拟艺术品;早前是去潘家园淘淘好物、碰碰运气,现在则是扎堆在各个数字藏品群或平台里等待藏品发售……收藏有升值潜力的好物待机转卖从而赚取差价的“炒物”行为自古就有,但这样的数字“好物”的“爆炒”现象颠覆的可能不只是人们的认知,它作为一种文化消费的新趋势,可以涵盖其中的东西远不止于此,未来或许会颠覆人们的生活。

区块链、炒作、金融化 千面歌伶的众说纷纭

  

如今,数字藏品在国内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不仅消费端火热,企业端同样表现积极。头部互联网公司、艺术文化机构,就连一大批银行也纷纷发行数字藏品。一时间,看似前沿新潮的数字藏品似乎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提及数字藏品,就绕不开其原始形态——NFT(Non 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非同质化”意味着不可分割,也不可取代,也就是“独一无二”。这种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是由数字藏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决定的。自诞生以来,有关NFT的争议如同其市场价格般起伏不定。今年5月以来,受虚拟货币价格跳水影响,全球NFT市场出现大震荡。炒作、欺诈、泡沫等字眼也再度围绕着NFT动辄数十万甚至上千万美元的价格展开。

在国内,去金融化成为监管NFT的大方向。二级市场的狂热后,NFT在国内化身数字藏品,大行文化IP路线。虽然数字藏品的二级交易服务在国内不被允许,但在一些平台,数字藏品仍在流转之中实现身价倍增。看似与NFT区隔开的数字藏品能否真的摆脱金融属性?

不久前,微信公众平台新增了数字藏品交易行为相关条款,明确提出从事虚拟货币或数字藏品类业务为违规经营行为,提供数字藏品二级交易服务将被封号。例如提供交易入口、指引、发行渠道引导等。一批数字藏品公众号因此被封禁。

作为NFT的中国版本,数字藏品自带金融属性。2021年6月,阿里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鲸探和敦煌美术研究所推出了两款限量藏品,单张价格9.9元,一经发售即售罄,随后其中一款名为“敦煌飞天”的数字藏品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被挂出近百万元的转售天价。

此番二级市场的天价炒作以平台下架该商品告终。但这也促使国内各大平台更加警惕数字藏品的金融化风险。例如在鲸探,当前玩家需持有满180天后才能通过平台将数字藏品无偿转赠给好友。

今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表示要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对于同样需要采用NFT技术的数字藏品,一些数字藏品平台则开放了“寄售”功能,用户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另一些数字藏品平台则设置了严格的管理标准,如鲸探在产品设置上使用基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实名认证、12306同款防盗刷系统,满足用户无偿赠送需求下设置转赠时限(第一次需持有180天、第二次需满2年),并对二次交易等潜在欺诈风险进行充分提醒。

今年6月,《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均就数字藏品的未来发展表态。《人民日报》强调要善用数字藏品正向价值,远离炒作,激发其新动能,拓展应用场景。

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下主题公园、文化展览等场所经营受阻,数字藏品便成为一个新颖的引流方式。据悉,截至今年3月底,文旅数字藏品发行规模已突破4200万元。不过需要直面的事实是,IP界向来是头部效应明显,例如迪士尼、环球影城的数字藏品卖座,并不代表其他一众中小乐园可以成功复制。

科技向善 立规明矩让技术服务于数字时代

  

数字时代已至,文化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传播途径都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得以借助新的形式被传承弘扬。而数字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与文化产业水乳交融,孕育出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

数字藏品在近两年的突然红火,离不开 AR/VR、5G、AI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更与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紧密相关。

这些数字化内容中,既有传统书画作品《千里江山图》《仕女蹴鞠图》,也有敦煌壁画修复图、数字秦俑,更有如“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演唱选段等传统戏曲名家的唱片,历史长河中那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得以通过数字藏品的形式发行,迎来他们崭新的生命。

但是,数字藏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一些平台实质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无清晰知识产权授权链路、未采取防范炒作的措施、没有履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义务等。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表示:“加强监管、明确准入资质等政策势在必行,行业自律也将是数字文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藏品在发行过程中关于内容审核、版权保护、数据安全的规则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这需要政、企、学、研、用多方的共同努力。

政策发力,加强数字藏品产业监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并提出要构建与文化数字化建设相适应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安全保障等政策法规体系。

行业驱动,共同维护数字藏品市场秩序。数字藏品行业相关的监管法规和行业标准尚存不少空白,对此,行业主动开拓进取,并做了诸多尝试。今年2月,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腾讯、蚂蚁集团、北京邮电大学、之江实验室等机构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服务技术框架》国际标准项目立项建议获得通过,这是全球首个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藏品领域应用的标准,对数字藏品行业的规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发起的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正联合国内主流数字藏品平台成立项目组,积极探索建立数字藏品合规的发展路径和标准等。接下来,需要加强标准制定,如对未成年人的准入机制,对平台的审核、认证机制等。相关业内人士称,技术本身只是工具,要警惕技术发展初期可能出现的金融炒作、诈骗等风险,希望不要让数字藏品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始终处在健康正向的发展轨道上。

国家文旅公共文化创新发展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公开表示:“数字藏品行业的发展不能操之过急,要在坚持‘守正创新’理念的基础上,探索健康、可持续的数字藏品发展之路,同时呼吁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不能滞后与缺位,要主动靠前指挥,让数字藏品行业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有路可走。”

编辑:黄蔚卿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