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8点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邻里中心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理发、量血压、测血糖、按摩、补衣服、修家电等摊位一字排开。
每个月8号,是划船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坚持至今,已快到“而立之年”。
“别看做的都是些小事情,的的确确给我们老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今年79岁的社区居民詹红娣说。她刚刚理完发,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
早上8点半,划船社区邻里中心门口,“阳光8号”党员志愿服务热闹“开张”。(记者崔引 摄)
“只会干,不肯说”的党员志愿者
一听说要采访,65岁的党员志愿者蒋志益脸上露出害羞的笑容,连连摆手,仍旧把注意力集中在正在维修的电风扇上。
“我们蒋师傅干活没得说,就是让他说,他不肯说。”一旁,划船社区党委副书记潘芬莉说。
目前,划船社区党委下辖各个党支部都开展了“阳光8号”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又以7个居民党支部为“主力军”,参与过服务的党员志愿者超过200人。
潘芬莉对蒋志益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不是因为他“不善言辞”,而是因为他“尽心尽责”。
蒋志益退休后,组织关系转到划船社区,但他目前不住在这里。从他现在住的地方到划船社区,哪怕是自己开车,也要20几分钟。
距离并不能阻止他每个月8号准时到划船社区“报到”。
潘芬莉记得,每年“学雷锋日”前夕,社区都会组织一场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有一年活动被安排在3月2日,蒋志益当时正好去杭州的女儿家里,社区也就没通知他。但蒋志益知道此事后,刚到杭州就又立即返回宁波,等参加完活动再赶去杭州。
蒋志益只是社区党员志愿者的一个缩影。“现场穿红马甲的都是社区党员志愿者,有的人在这里住了十几二十年,志愿服务就做了十几二十年。”潘芬莉说。
广告真正在股市能够长久盈利的人: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太透彻了
65岁的党员志愿者蒋志益把志愿服务干得尽心尽责。(记者崔引 摄)
花了近30年做了一些“小事”
在划船社区邻里中心的墙上,“党员奉献日”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这个就是我们‘阳光8号’的前身。”“阳光8号”如今的负责人、社区第六党支部书记朱桐英说。
在她的记忆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住在这里的党员就已经自发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那时候还没有志愿服务的说法,而是叫做党员奉献。”
“不需要我们动员,党员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像补衣服,没有缝纫机、没有针线,党员就从自己家里捐出来。”朱桐英说。
2005年,划船社区正式将“党员奉献日”提升为“阳光8号”党员志愿服务日,并延续至今。
历时近30年,“阳光8号”党员志愿服务的内容有变化,也有继承。
在一张拍摄于1991年的老照片中,记者看到,当时居民“需求量”最大的服务内容是自行车打气、补胎、修车,居民楼之间的狭长过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现在修车的人很少了,但是像理发、补衣服、量血压这些,都被保留下来。”朱桐英说。
尤其是理发,从现场排队的“阵仗”看,是最受欢迎的。对很多上了年纪的居民而言,每个月等这一天,不仅是为了省钱,更是因为志愿者“很有耐心”。
除了“保留项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增的服务项目也有不少,比如理疗按摩、机顶盒安装、用电线路检查等等。
修修剪剪、缝缝补补,看起来都是些小事,可对居民们来说都是大事。就像詹红娣说的,家里的缝纫机早已“作古”,自己的眼神也没法完成这种“精细活”。
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这也将成为一件不平凡的事。
编辑:吴攀秋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