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你好,我是垃圾分类志愿者,请收下这份宣传单,为保护环境付出一份力。”宝安区垃圾分类亲子义工队的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传播文明的种子。
“您好,这里是不可以乱写乱画的。”在宝安各大河湖公园中,一群身穿红马甲、手举文明宣传牌的志愿者,正以徒步行走的形式,一边清理沿途垃圾,一边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影响周边市民。
作为一座志愿者之城,“红马甲”是深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宝安区,成千上万的义工们正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标志,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下称“创文”)贡献力量。目前,宝安区143个创文志愿服务点位均实现了志愿服务全覆盖,一系列创文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推开。
这是宝安区创文的一个缩影。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收官之年,宝安区委书记姚任表示,创文工作直接关系到深圳形象,全区要以与“先行示范”标准相匹配的高水平、严要求,花更多功夫抓好工作落实,营造宝安处处干净整齐的文明城市环境和形象。
●南方日报记者 胡百卉
绘就路线图“宝安十剑”构建长效机制
于宝安而言,城市文明是其延续至今的发展底色。
2018年,宝安区六届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其中,“共享家园”即全体宝安市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富裕家园、和谐家园、文明家园、幸福家园、美好家园。
同年,宝安区正式在全区范围内启动“来了就做宝安人,安全文明第一课”培训,以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为出发点,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今天合格的宝安人应具备相应的标准,即安全素养和文明意识,只有大家都做平安宝安人、文明宝安人,宝安才能安全稳定、文明和谐,市民群众才能拥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共享家园。”“宝安第一课”的设计者认为,“宝安第一课”就是“入乡随俗”的文明第一课。时至今日,“宝安第一课”已成为宝安的文化“品牌”。
2019年,宝安区对标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首创并全面推行“1+5+N”工作模式,“1”即制定一套创建新标,做到标准清责任明,“5”即建立5大工作机制,狠抓创建常态长效,“N”即突出各项重点工作,补齐创建弱项短板,开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格局,助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宝安区不仅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水污染治理取得关键性突破,城市品质、标识和形象大幅提升,并且推动文明创建标准化、常态化、长效化,全区文明程度稳步提升,家园氛围更加浓厚。”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的收官之年。为此,宝安又亮出文明城市创建“宝安十剑”,涉及责任人、工作法、标准化、建指引、强督导等诸多方面,为全面提升城区面貌、人居环境、文明水平绘制“路线图”,并在去年“1+5+N”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按照“全领域、全口径、全覆盖”工作思路制定“点、线、面”相统一的长效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常态长效。
走活“一盘棋”文明之花绽放大街小巷
建立创文视频数据库,宝安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利用智慧宝安管控指挥体系,对全区车辆、人员密集场所的670路视频资源,每日按场景需求分时段开展“云创文”考察点视频抽查;宝安区住建局建立“1+1+N”创文工作督导检查机制、“区住建局—街道办—物业服务企业/施工单位”三级联动等机制,对物业小区管理及建筑工地围挡情况,展开全覆盖、全口径的巡查整改……
自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宝安各单位、部门纷纷加入到文明城市创建的队伍当中,形成上下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让文明之风吹遍宝安的每个角落,让文明种子在每一位市民心中生根发芽。
点点滴滴的变化正在宝安发生。在位于西乡街道的滨海市场内,曾经湿漉漉的地面如今整洁干爽,市场内一位档主提出的“将菜叶朝内摆放”的建议,成为在整个市场推广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农贸市场地面脏污的“大问题”。
这源于西乡街道推出的“马上办”机制。为了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认知,今年7月,西乡街道在宝安区“1+5+N”工作模式上,提出具有西乡街道特色的创文“马上办”机制,即马上发现问题、马上解决问题。对此,西乡市民点赞,“不仅立马有办法,还能立马看见改变。”
“创文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持续、深入、系统性的创建工程,需要全民参与。”新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卫树强说。据了解,新桥街道创文工作打出“8+10”组合拳,包括分设8个创文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人与管理人,定人定岗落实到位;组建10支文明督导队,动员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共同参与创文,参与每周的巡逻排查,通过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协调、解决,形成全域动员、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文明城市格局。
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燕罗街道深入各社区集贸市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最脏、最差、最乱、最臭、最黑”的点位开展整治行动,并提炼出“1、2、3、4、5、6、8、9、10、50、500”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塑造燕罗标准。燕罗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燕罗街道坚持推行“一天一个样”“持之以恒大变样”“以后就这样”“燕罗有个样”四样工程,实现从城市文明创建到城市高质量发展运行的转变。
编辑:徐建华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