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区:培养“社工策展人” 做实“在地文化”

 时间:2020-08-28 09:16:45来源:解放日报

愚园路上的故事商店吸引不少人来打卡。 资料照片

愚园路上东北饺子馆改造而成的故事商店、宝山庙行镇废弃公厕变身的众文空间、江川路上经济型酒店打造的社区美术馆,目前都作为“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览项目的一部分,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出。受限于展览本身,这些案例被浓缩成几张图片挂在墙上,但依旧传递出图片背后的温度。

这些艺术社区确实很美,而比起昙花一现的美丽,可持续的生长性更是人们所期待的。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说,艺术社区至少打通了两个维度,即小众、专业的艺术场馆和大众、普适的公共文化。在他看来,在上海,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老百姓对审美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原来的公共文化内容不足以满足需求。“专业机构搭建桥梁,把优质艺术内容用更专业的方式派送出去,为公共文化的品质提升做一些机制探索。这是我们的初衷。”

他口中的机制探索,并不是简单输出,而是“通过植入更合适的在地内容和更专业的运营模式,实现艺术社区的自我管理,最终激发这些社区美术馆的自我造血和自我生长”。阮竣直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艺术对于社区文化的建设作用,一方面是引领性,一方面是激发性。对社区来说,专业艺术机构只是过客,但我们可以告诉居民:生活可以更美好。”

艺术社区的在地文化属性,是阮竣特别强调的。目前,“粟上海”系列打造的所有社区美术馆的在地特征尤为明显。而在地文化,也解决了城市微更新中的一个难题。“城市会面临老龄化,比如愚园路和江川路,不能拆,但又必须改。当政府管理部门找到我们时,我们可以通过专业艺术资源,为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设计师,我们也可以从专业角度进行质量把控和艺术把关。”“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作为刘海粟美术馆发起的公共教育项目,以“社区美术馆”建设和运营为载体,打破既有美术馆场馆教育的边界,拓展其外延,将美术馆汇聚的艺术资源通过有机转化,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美育中,探索设计在城市微更新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机制并非盈利式的商业机制。“政府出钱改造公共空间,我们输出品牌和内容,并做好和艺术家引渡工作。艺术家的介入模式是志愿方式,但可以充分体现设计理念。我们用一两年的时间去帮助培养社区的艺术管理者,当他们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后,我们就会撤出来。通过这样的转换机制,把社区美术馆彻底交到社区居民自己手里。”阮竣说。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认为,艺术进社区,可以改善艺术生态,实现多方共赢。“对于美术馆来说,打破围墙边界,把美术馆的学术放到社区而不是等着市民到美术馆来;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最好的一种体现和实践;对于市民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美术馆里的艺术,可以进一步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市民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去年5月,在宝山月浦镇月狮村众文空间举办的以“花放”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上,马琳讲述梵高博物馆收藏的两幅梵高代表作品《向日葵》与《盛开的杏花》背后的故事,把月浦花艺展引向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视野,并联系当下的乡村振兴,思考艺术家介入乡村的途径与方法。“在社区做展览和艺术活动,难点在于专业美术馆的内容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间要找到一个结合点。另外,策展人在社区策划展览和以往在美术馆策划展览也不一样。”在马琳看来,策展人要改变以往的策展方式,“我们提出‘社工策展人’概念,希望通过实践培养一批年轻的、在社区策划展览的‘社工策展人’,有助于艺术社区长期运营。”

如何让艺术社区化长效运行?马琳说:“只能先通过专家和艺术家的实践,在进入社区的过程中慢慢让居民参与,然后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艺术活动,再与专家、艺术家合作,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艺术社区可持续发展。”

编辑:涂传博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