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自治、共治是社会治理的重点。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这一工作一直得不到有效推进。为破解这一难题,“社区基金会”这一汇聚各方资源、搭建平台、促进社区治理的公益组织形式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
成立于2015年6月的上海盈浦社区基金会,是由盈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倡导,上海银利木业总公司提供注册资金并发起成立的非公募性质社区公益基金会,也是上海市郊首家社区基金会。作为一个立足于社区,服务于居民的公益组织,社区基金会比依靠政府拨款“大包大揽”更能激发社会活力。
2015年底,盈浦社区基金会通过网络、居委等途径向社区公开征集并梳理出:文化艺术团队扶持、养护院老人服务、贫困大学生帮扶等10多个公益项目。
盈星文化艺术团是一批爱好戏曲的退休人员组成的民间团体,原先团里从道具、乐器到服装,都是由团员们自掏腰包,影响力和规模都很有限。2016年,盈浦社区基金会开始对盈星文化艺术团进行资金扶持,演员的演出经费、交通费报销、食宿补贴等都有着落,艺术团逐渐走上了正轨,服务社区的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短短一年时间里,艺术团把各类戏曲节目送到小区、学校、敬老院,开展各种演出39场,受惠群众超过2000多人次,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由二十八位退休老妈妈组成的庆幸姐妹时装队、兆美艺术团,也是得到盈浦基金会扶持的社区艺术团体,去年获得区优秀学习团队荣誉称号,并在市里参加时装秀比赛获得了三等奖。
除了直接的资金扶持,为受助对象购买服务也是盈浦社区基金会实施项目的主要方式之一。每个月定期为盈浦养护院里的老人提供免费扦脚、理发等服务,还为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更换床上用品和洗洁用具,使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而《阳光助学专项基金》资助大学生项目,则是借助社区基金会这一公益平台,牵线盈浦商会的企业家,对辖区内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让他们感受社会公益的力量。
编辑:刘瑜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