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春节,刚刚过去,人们在回味温暖的同时,是否想到,还有很多特殊的人群处在冷寂、孤独当中,面对这些,公益慈善做了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前几年,见到辽宁“阳光儿童村”创立者付广荣女士,她抚养64名因反对家庭暴力的“女杀人犯”子女的事迹广为人知,也促成了“辽宁省法制道德教育基地”和“辽宁省反家庭暴力展览馆”的建立,意义非凡。由此想到,公益慈善还是要找到自己的着力点。
要强调弥补性。现在业内人士非常注重公益慈善创造的GDP。这还是要辩证地看问题,一个成熟、完善的国度,公益慈善占GDP比例是不是越高越好,这里面是否有一定的经济规律,确需探讨。当然按我国现在国力民力,公益慈善占GDP比例是有些偏低,需要发展。但总的来讲,公益慈善在整个经济社会架构中,还是一个补充,这也是公益慈善的一个基本定位。弥补重在发现,付广荣女士就是发现了公益慈善空间,弥补了特殊群体的公益慈善需要,也是社会需要。有人提出,公益慈善一定要有规模、可复制,这倒不尽然,能做多少做多少、个别问题个别实施,也完全在公益慈善允许的范围之内,大公益并不排斥小公益,这样才能起到多层次、多方位的弥补性作用。
要体现促进性。付广荣女士的举动,促进了反家庭暴力教育的加强、辽宁省孤儿认定条款的修订。“阳光儿童村”无论在人数、钱数、规模,还是直接的社会效益方面,不是以大见长,而是以影响和促进为重。如希望工程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样,很多公益慈善项目的实施,其重要作用是促进社会风气的形成、公序良俗的建立、基本人权的保障、政策法律的改进等。一个成功的公益慈善项目,是有使命的,不是一定追求百年老店,而是追求这一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实施过程一定是促进的过程,促进过程就是完成使命的过程。
编辑:刘瑜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