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爱英烈遗属、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爱心在行动”迎新春茶话会,2017年元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万寿宾馆如期举行。这是2003年以来,每年都举行的一个品牌公益行动。与会的省委老书记,共和国老部长,以及德高望重的老将军,有爱心、有情怀的企业家,相关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与主办单位陶行知教育基金会英烈遗属专项基金的全体同仁济济一堂,深情缅怀英烈的感人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崔祖瑛会长首先致词,他饱含激情地介绍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感人事迹,以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着重阐述了接续办理中华英烈遗属专项基金的重要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使英烈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能够感动更多的人,使之转化、凝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华英烈遗属专项基金主任李少凌首先感谢十四年来在座老领导、老首长一如既往的关怀,不遗余力的支持;感谢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西藏吉奥高控股有限公司刘坤芳董事长、三河环波软件有限公司赵殿君董事长的慷慨捐赠;感谢十几年来,无私奉献,不离不弃的事业伙伴和工作团队。
他说,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做了力所能及的宣传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关爱英烈遗属的有益尝试,但这离8000万英烈遗属的需求、祖国和时代的需要,还相差甚远。
他给大家详细汇报习总书记对英烈遗属工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有条件有机会,习总书记都会在百忙之中挤时间拜谒先烈,发表重要讲话。“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给予他们极大地荣誉和敬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指出,“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如果一个民族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这个民族将很难再出英雄,更难造就英雄辈出的局面。
习近平不仅一再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更努力鼓舞人民群众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田永清将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讲话,深深的鼓舞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军对眼下调侃英烈,抹黑英雄的行为旗帜鲜明的进行抨击,热情讴歌了先烈的事迹和精神,与俄罗斯专家达妮娅女士真情的沟通与互动,充分肯定了俄罗斯用英烈事迹进行广泛细致、生动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希望我们也能够像俄罗斯一样崇尚英烈,教育民众,巩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凝聚爱国主义的正能量,把我们的国人教育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给达妮娅做翻译的贺仲民先生为英烈事迹深深感动,几度哽咽,泣不成声……崔祖瑛会长四度热泪盈眶,远大集团远大博睿国际发展(北京)有限公司陆红总经理动情的讲述了二十多年前,她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唯一的优秀学生代表赴老山前线的动人情景,她表示一定要感召更多的企业家支持英烈遗属事业,并提出很好意见和建议。专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许瑞举总经理说,我们被深深地震撼了,我一定带领我的团队在2017年实实在在与中华英烈遗属专项基金好好合作,动员更多的力量和资源,把关爱英烈遗属的事业发扬光大,服务遗属,造福社会。
康义书记高度赞扬了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中华英烈遗属专项基金多年来所做的工作,肯定了刘坤芳及赵殿君两位企业家的爱心以及企业管理思路和未来。他说,自己和田永清将军都是出生在抗日战争那个年代,对英烈有特殊的情感,多次表示参加此次会议很受教育,今后一定加大力度尽自己所能支持英烈遗属工作。
林业部老部长蔡延松同志、原物质部老部长桓玉珊同志也积极发言,纷纷表示一定要加入到这项事业中来,全力做好支持配合工作。
黄璜书记作总结性发言,他说,多年来一直有很多老领导支持这个事情,英烈的事情是应该受到国家重视的事情,会上他积极呼吁所有的人都不要忘记英烈,他们是国家的功臣,是不朽的人物,我们应该纪念他们,就算离开这个世界,也不要忘记这件事情。他表示今后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支持这项有意义的事业。
最后,李少凌主任表示:我们一定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不辜负各位领导的厚望,带领专项基金全体同仁努力拼搏,精诚团结,携手各界爱心人士,抓住机遇,全面谋划,系统思考,精心策划,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不辱使命,再创辉煌。
爱心在互动,激情在澎湃,争先恐后的发言,不吐不快的真情……久久不肯离去的爱心,交流着,感染着,鼓励着,传递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有人说,“爱心在行动”看来真的行动起来了。
编辑:ghb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