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新起点中国社会工作高端论坛在京举办

 时间:2018-10-22 10:59:09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专业社会工作恢复和重建30周年。为探讨新时代新起点中国社会工作的新担当、新作为,由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承办的“站在历史新起点的中国社会工作高端论坛暨中国社会工作学会2018年年会”于10月19日-20日在京举办。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国家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局、社会工作司)副局长吕晓莉,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思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政文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开幕仪式由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邹文开主持。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549

李培林在讲话中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社会成员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是“强政府、弱市场、弱社会”,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市场经济,现在是“强政府、强市场”,但还是“弱社会”,这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建设“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的体制机制,在这方面社会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社会工作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要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期待,要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进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工作格局。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密切合作,为开拓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局面、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道路贡献力量和智慧。

吕晓莉在讲话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先后被纳入人才强国、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近四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出支持发展社会工作,《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百余个中央文件对社会工作提出任务要求,社会工作日益成为党政关注、社会需要、群众受益的新型社会服务业态。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托付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界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自信心,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凝智聚力、主动担当,携手推动社会工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吕晓莉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加强社会工作时代化、本土化研究,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之路。二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研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加强社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研究,引导促进社会工作行业健康发展。

张政文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热烈欢迎各位与会嘉宾。张政文指出,一个国家的强盛固然需要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但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是全体人民的幸福、健康和快乐,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观测点,它在社会中呈现的功能如何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度、社会合理化的程度以及社会的成熟度,因此,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于民族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王思斌简要总结了中国社会工作学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强调要把学术研究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务。王思斌指出,站在历史新起点既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新起点,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起点。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534

会议为期两天,专家主旨发言包括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使命和任务研究、精准扶贫战略与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及理论研究等内容。大会还设了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经验与实践智慧、社会工作制度与人才培养、学校与家庭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四场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此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并对入会的优秀论文进行颁奖。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新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兵,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网络信息传播中心主任张慧,中国社会工作学会部分常务理事、理事,部分省(市)民政局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及港澳台高校、行业协会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代表、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媒体代表等300余人。

主页君带您来看看大咖们都分享了些什么?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509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作《从“教育先行”到教育与实践的“互促性发展”——走向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阶段》主旨发言

教育与实践互促性发展的模式应当为:社会工作教育(理论)要发挥适度先行的引领作用、适度先行的示范作用(如高校教师的介入,领办机构)以及教育先行与新经验的总结;实践对理论的“超越”与促进,如理解社会工作实践“超越”实践、理论落后还是既有理论与现实实践的异质性,以及二者的“公约性”。可以通过改革教育和有理论的实践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因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外部借鉴与经验的本土积累应该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社会工作教育者要主动参与实践,发挥专业的倡导者角色,在新理论指导下进行积极总结和反思。

十九大提出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工作需要在走向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治理创新中有所作为,从嵌入到互构性发展、充满价值观的发展实践中均能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允许社会工作包容性发展,意味着各种类型社会工作的共存共生和发展,还需要理解政治与专业的关系。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还要理解实际工作者的“惯习”;实际工作者要看到理论(专业)工作者的苦心,理解和接纳,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应用。

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前景是塑造专业的、具有中国现阶段特点的、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工作,要注重中国经验的总结提炼,加快促进高级社会工作师队伍的发展;社会工作理论(教育)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机制,促进合作,总结经验,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和专业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506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关信平作《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加强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主旨发言

新时代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需要与专业社会工作能力不足的矛盾。新时代对社会工作发展进入质量引领阶段,主要体现在以解决复杂问题为目标、工作效果明显超越非专业社会工作者、让老百姓和政府都满意三个维度。提升社会工作质量的主要要求有:一是政府对社会工作战略投资的重要意义,政府不仅仅是社会工作服务的购买者,而且还要承担投资者的责任。二是社会工作机构和人员能力提升基础上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应从重视“过程专业化”到重视“收效专业化”、从重视“行动留痕”到更加重视“效果评估”、从自我界定的专业化到社会认可的专业化。三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努力,应更重视培养社会工作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专业社会工作者则需要具备有效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的能力。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446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教授顾东辉作《“当时当地”与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工作》主旨发言

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智慧”有以下方面,技术层面上,治理主体应主张多元治理,为服务对象提供治疗性、预防性、发展性等功能的服务,要融合外来伦理、本土价值与当代文化,并兼顾助人自助与促境美好,以及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的相融合。专业打造上要考虑以下因素:具有理论体系、需要规范训练、拥有价值伦理、体现特殊权威、拥有自我组织、得到社会认可。实践上应充分考虑外来经验的本土化、中国实践的规范化,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渗透影响其他助人利他实践及其余场域、进行社会建设宏观场境的倡导。社会工作要不忘初心:把握本土化吸收引进的变与不变;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变与不变:重视社会工作教师的关键地位,社工教师应恪守专业、贡献专业、做到教学/科研/服务/倡导的兼顾、关注教育目标、追求产品质量、彰显社工品性。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43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文法学院院长、教授赵一红作《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维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既是不断构建的过程,同时也是去宗教化的过程。中国社会工作的本质决定了社会工作价值维度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中国社会工作人民观的基本站位是人民与社会统一,人民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形态之中。“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人民观的根本目标:是中国社会工作建立和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行动指南;是中国社会工作者的一种民族品质和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事业的发展原则。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人民观的核心内容:一是人民的需要层次的提高和需要内涵的扩大,需要社会工作运用其理论与方法来回应和服务,二是树立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民观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354

广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庞红瑶作《砥砺十年创新发展》主旨发言

十年来广州市社会工作实现了积极的原始积累、有效的框架构建、探索出社会工作的“广州模式”。目前分布在民政、公安、司法、教育、人社、卫计、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达13003人;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共开发了12513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已达400多家。与此相行的是,搭建了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行业管理体系、培训教育体系、专业服务体系,构建了“以综合为核心,专项为辅助,创新为补充”的购买服务模式,以社工站(家综)为核心、以社会工作专项服务项目为辅助的“综合+专项”的专业服务平台,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项目购买、专业服务”的广州社会工作发展模式。面对新形势新方向,广州社会工作发展将强化立法成效、优化社会工作法制化环境;完善购买服务、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程度;深化合作联动、提高社会工作社会化水平;打造一体化信息系统、加强社会工作信息化建设。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350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迎生作《推动社会工作精准介入反贫困实践》主旨发言

面对当前贫困“存量”与“增量”的严峻形势及行政动员式反贫困存在的各种先天性不足,社会工作等专业力量、社会力量介入反贫困实践变得必要与迫切。基于社会工作过程模式与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内在一致性,社会工作可以精准介入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整个过程中。

其中,社会工作介入精准识别,主要需考虑:反贫困社会工作介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需求-问题匹配问题,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制定建立在对服务对象真实需求、面临问题的精准把握基础上。社会工作介入精准帮扶,具体可以介入“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中。精准考核上,除了后续评估外,应采取前置评估的机制,对所提供扶贫服务的目标、执行方案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考量和评价。为此,政府需要在完善顶层设计、建立机构平台、推进多元合作、健全资金保障等方面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347

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梦作《社会工作在推动中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中的作用》主旨发言

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了贯彻落实反家庭暴力法的配套政策文件247个。相关部委(如民政部、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教育部、计生委等)也出台了有关规定,明确了开展家庭暴力案件的宣传、教育、预防、报告、干预、处置、审理等相关工作的原则、任务和要求。但依然面临法律落实、司法干预、服务提供、公众意识不足、相关研究缺乏、专业人才培养等困境,急需要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干预模式,如干预切入点应包含受害者、施暴者、目睹者和整个家庭系统;干预目标应聚焦“惩治+恢复+回归家庭和社会;干预模式的建立应该是多机构合作实体化、制度化、程序化、专业化;干预的评估和研究应主张跨学界的深度合作,开展科学的评估、证据为本的研究。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314

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工研究院院长、教授彭华民作《中国社会工作百年论争、百年成长与学科自主性》主旨发言

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是社会工作领域百年成长和百年论争的核心议题。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已走过萌芽初创成长、民政社会工作和专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主要目标上一直是宏观社会变革与微观个体治疗并重。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在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社会工作学科准入、社会工作知识基础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成果发表、社会工作学科伦理规则、社会工作专业报酬等方面缺乏专业自主性。化解社会工作学科的弱势因素,强化社会工作学科的自主性,才能使中国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专业化和本土化结合、学术和实务结合的独立学科。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310

武汉大学中国减贫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向德平作《贫困治理的政策演化及内在逻辑》主旨发言

贫困治理,是社会治理理念和新发展观在扶贫领域的具体实践。治理视角上,应从“线性视角”向“多维视角”转变,即转变单一的以经济指标为依据的贫困识别方式,综合考虑识别对象的教育、卫生、就业、健康、生活水平等状况,实现多维识别、多渠道帮扶,提高脱贫质量。治理理念上,从“物质帮扶”向“扶志扶智”转变。注重培育贫困人口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提升贫困群体价值感和自信心,实现外部帮扶向激发内生动力的转变。治理策略上,我国减贫任务紧迫而艰巨,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在贫困治理中的作用,从“政府包揽”向“协同共治”转变。治理路径上,从“单一路径”向“系统布局”转变。我国坚持开发式扶贫、保障式扶贫相结合,并创新性地提出网络扶贫、科技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路径,拓宽了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有效渠道,完善了贫困治理的帮扶体系。治理方式上,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通过对贫困人口、贫困农户进行深入了解,精准分析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采用符合贫困人口实际和需要的脱贫路径,转变传统扶贫方式中“一刀切”的状况,实现精准帮扶。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253

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童敏作《专业化的“陷阱”:三社联动下计生特殊家庭帮扶服务的反思》主旨发言

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促进“三社联动”机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厦门市计生协会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项目为个案的两年研究发现,在“三社联动”机制下,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困境的关键是二元对立的“纯专业化”的发展陷阱。为此,社会工作需要采用多元视角,将专业服务放在社会场景中考察,在现实关系中找准专业化发展位置,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框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力推动者。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250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兴杰作《社会工作专业类别化、社会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旨发言

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华南农业大学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了类别化、社会化、国际化三方面特色。类别化培养指的是本着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区分成三大类别来进行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教学,培养差别化的社工人才。社会化培养指的是对该专业真正实行开门办学,同54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紧密合作,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策划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强的应用型人才。国际化培养指的是充分利用和吸收境外、国外社会工作教育资源及经验,培养真正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社工人才。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208

深圳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徐道稳作《社会工作立法的基本问题》主旨发言

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深入推进,社会工作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会继续提升,社会工作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复杂。作为社会福利的传递机制,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如何定位?社会工作的资源如何筹集和分配?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何调整?这些问题在现行政策体系中都找不到答案,迫切需要立法加以解决。为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向纵深发展,减少地方发展社会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现有制度框架需要法律加以确认,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需要法律加以引领,最终形成法律、法规、政策相互衔接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社会工作立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坚持培育扶持和规范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立足现实和面向未来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职业立法应优先于事业立法。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205

西华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钱宁作《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美好生活的愿望与社会工作的初心》主旨发言

在建设和发展美好生活背景下,是关注仍然处在生活底层的困难群体、特殊群体,还是参与打造各种美好生活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使有限的专业服务资源被大量用于“打造模式”、“探索路径”、“形成品牌”的工程性建设中。如何使服务最大限度触及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而自身力量又无力解决的问题?如何增加接受服务的基层群众的获得感,使服务真正惠及促进最不利的个人和群体?这些成为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几个问题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专业性问题(专业的边际效用问题),活动化、行政化、专业特质不明显等局限、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不适应,造成专业的边际效用不大、社会影响力不突出,另外还有购买服务的陷阱,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变成了政府行政工作的延伸,而不是具有自主性的专业活动。

我们一定要回到社会工作的初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社会工作对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想和追求。在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的转变中,研究和解决对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存在的短板,积极发挥补短板、助困苦、促转变的雪中送炭功能,为创建美好社会发挥应有作用。对社会工作自身而言,增强专业能力,树立专业自信,形成专业权威,用专业视野和使命来参与美好社会建设。坚持雪中送炭的专业本色来开展履行使命,反思自身的问题,纠正专业发展中的偏差,使之在政府支持中得到健康发展。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136

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绮雯作《深圳市社会工作者晋升因素分析——基于ATLAS.ti定性研究》主旨发言

根据社会常识,社工晋升的影响因素有能力、学历、专业背景等几项基本因素,也有社工认为是否获得晋升主要看政策机遇与行业环境,把责任都推向社会后,社工与机构本身则无需反思?以ATLAS.ti软件为研究工具,将工作年限相似,但目前职位差距较大的社工分成两组进行比较,通过文本编码,进行编码频率分析、交叉共现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探索出部分社工从业多年,但未获得提拔背后的个人与机构因素,提出了建议:个人层面需要增强专业输出能力,因为高效输出是晋升为督导的关键;培养职业认同,搭建职业发展良性循环圈;争取家人支持,巩固亲密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机构应设计多通道晋升机制,提高晋升中的期望激励;建立科学有效的晋升考核机制,促进晋升的媒介激励;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保障晋升激励公平性。

微信图片_20181022095103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何雪松作《社会工作:科学、艺术与政治》主旨发言

社会工作学是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为价值观,以个体、家庭与社会的积极改变为目标,立足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干预的实践性社会科学。因此建议修改教材,加强与实践的关联度。社会工作学讲究科学、艺术与政治。其中,科学有预防科学、转化科学、实践科学、数据科学,艺术应讲究助人/影响/改变、关系与情境、中庸理性与关系理性。政治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治理术(政治制度、政策过程、福利体制),资本主义、个体化/全球化、新自由主义,解放政治/生活政治。正确看待科学、艺术、政治三者的关系,明确科学是基础、艺术是过程、政治是目标。

编辑:涂传博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