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自觉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率先在全国实现社会救助“最多跑一次”;率先在全国出台了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办法;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955元,社会救助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体现了杭州这座爱心城市的“温度”,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有尊严
着眼于公平正义,突出精准识别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直接体现。精准识别是实现精准救助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政策的公正公平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一是线上比对。杭州市抓住开展全国首批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对试点的契机,2010年率先探索构建了以“一个办法、一个平台、五项工作机制”为内容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体系,创新开发了“社会救助家庭收入状况核对平台”。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比对数据不断丰富,信息不断完善,据统计同比信息数据量增长2.4倍,实现了由定期交换、人工比对向自动交换、实时比对转变。2017年,省民政厅在吸纳杭州市核对平台成功做法基础上,在全省推广运用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二是线下核查。不断细分救助对象,从困难程度分,有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从困难类型分,有收入型贫困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从困难需求分,有物质救助、精神帮扶。2017年开展社会组织对申请对象进行家境调查,累计调查1.6万余户,西湖区家境调查项目被民政部核对中心评为创新项目。三是倡导诚信。将恶意失信申请人记入杭州市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仅今年上半年就查实2个不诚信黑名单,彰显了救助政策的公正公平。通过线上比对、线下核查与诚信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的精准性。
着眼于责任担当,强化精准救助
近年来,杭州市救助工作重点逐步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确保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一是基本生活精准救助。在精准认定基础上,根据救助对象的实际困难情况和多元诉求,有针对性地提供33项优惠政策和救助服务。在救助资金发放方面,通过社会化方式,及时足额发放低保救助金、物价补贴、春风行动慰问金等。近三年来,发放低保、低边、残保、临时救助、物价补贴、春风行动救助金共计24.5亿元,未发生资金截留、挪用情况。二是专项精准救助。全面落实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各项救助政策。对低保、低边、特困等困难群体分级实行医疗救助,实现“一卡通”。对医疗费用巨大的,通过医疗救助联席会议给予特殊救助;对贫困家庭中受教育的,给予相应的教育资助和费用减免;对住房困难群众,采取住房配给、住房租赁补贴和集中供养等方式给予救助;对农村受灾群众,纳入当年危房改造、完成修缮;对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三年来,全市用于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金5.4亿元,共向1万余户住房困难群众发放住房补助资金7000余万元,开展困难群体技能和创业培训5.6万人,实现就业创新5000余人。三是社会力量精准救助。慈善总会开展定向募集、捐赠救助活动,总工会开展助医、助学、送清凉、送温暖等慰问活动,残联组织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三年来,全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总金额达到8.2亿元。
着眼于体面尊严,强化精准服务
杭州市不仅牢牢兜住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底线,更着眼于满足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困难群众生活更体面、更有尊严,体现了城市的温度。一是多元服务。针对救助对象基本生活、心理慰藉、人际交流、融入社会等多方面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发挥专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分类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增强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全市已有55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开展多元化救助服务4万余人次,投入资金约570万元。二是便捷服务。自觉高标准实施“放、管、服”改革,从下放审批权力、优化审批服务入手,将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纳入“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简化材料,取消14项证明类文书,依托政务服务数据库和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接入银行、证券、人口、车辆、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社保等29类数据信息,实现网上审批。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已实现申请特困、低保、低边、受灾、临时救助等事项,仅凭本人身份证“一证通办”。三是社会参与。杭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骨伤免费医治项目,共开展义诊57场,医院共投入救助资金74.5万元,筛查234例治愈13例。通过政府部门联动、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动,凝聚了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社会救助的工作合力,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统计,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帮扶下,三年来,全市新增低保7.8万人,退出5.9万人,保证了困难群众生活更有尊严。
编辑:涂传博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