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铜陵,凡申请低保及相关救助项目的当事人,都要通过市民政、公安、社保等8个部门13大类的信息在线实时比对。如果装穷骗保,核对系统会让你立马‘现形’。”据安徽省铜陵市社会救助办公室主任张龙斌介绍,核对中心科学准确核对申请救助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有效解决救助家庭收入难核算、救助对象难认定等问题,实现了“诚信申请、科学核对、精准救助、智慧管理”,提高了社会救助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水平。
多年来,安徽社会救助“碎片化”和“九龙治水”“单打独斗”问题突出。自2014年国务院颁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后,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明确以“8+1”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实现了救助体系格局的新突破、新跨越。其中“8”代表社会救助8项制度,即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1”代表社会力量参与。安徽社会救助实现了从点线推进到整体推进、从远景展望到逐步落实的转变。
健全做实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建设
2006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将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难”问题摆在民生工程的第一位。省政府组织民生工程督查组,对省辖市开展民生工程领导责任制进行督查,督查结果提交省委综合考核办作为年度考核依据。在连续十多年将社会救助纳入对省直机关和省辖市考核体系后,结合省情和社会救助的具体实践,先后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通知》等20多个与脱贫攻坚、社会福利等有机衔接、共同发力的政策文件,为推动安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当涂县大陇乡村民李生魁就是省市低保政策体系建立的受益者。2004年,他患上乙肝重症伴肝硬化腹水,三年多医药费花了3万多元,家庭陷入困境。民政部门入户调查,召开村民代表民主评议会,将李生魁纳入重点低保对象,提高低保补贴标准。李生魁感激地在日记中写道:“低保点燃了我生活的希望之灯。”
“系统谋划顶层设计需要具体、规范的工作机制来实施。救助体系良性运行和有序开展,急切需要多层次、规范化的工作机制来支撑。”安徽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濮宜平说,早在十几年前,安徽就统筹考虑社会救助的各个层面,从全局的角度统揽救助体系的构建,对救助的各层次、各要素、各制度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规划安排,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操作性政策文件,来健全与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和规程,拓展丰富救助体系的内容和功能,将社会救助作为省政府民生建设的重点给予强力推进。为此,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的意见》,社会救助作为民生建设重要任务之一被多次提及。诸如:“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救助政策之间、社会救助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推动社会救助资金资源统筹,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推动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实现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等。
为了将社会救助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社保兜底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等文件,使社会救助有效地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
为融合社会救助与社会服务,安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将社会服务引入社会救助,实现两者的充分融合,不仅可以满足困难群众的多层次需求,而且还能提升社会救助的“温情”水平。
在清理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之间边界的职责时,安徽将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有机融合,在困境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关爱救助中实现了两者的相互促进,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意见》等,实现了社会救助的“兜底”“扩面”和“增效”的多层效应。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救助管理部门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原则,充分运用‘广覆盖、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救助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兜底’性举措,满足和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可或缺的社会行动。”安徽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勇的话,成为安徽各地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新格局的真实写照。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救助体系转型升级
安徽不断优化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制度空间,实现社会救助体系的转型升级。
(下转3版)(上接1版)“我们依据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2014年在健全救助制度框架过程中,秉持统筹城乡、系统安排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理念,形成了要素齐全、有机整合的‘网状’社会救助体系。”濮宜平说,安徽社会救助以“8+1”制度为主要内容,将原有碎片化的社会救助举措整合搭建衔接统一的社会救助框架,明确8项基本救助制度的认定条件、对象范围、申请和审批程序;形成边界清楚、覆盖广泛、衔接互补的救助体系。既解决了制度化碎片、多头实施带来重复救助和救助资源无效溢出等问题,又防止了体系不全、缺乏统筹带来的救助遗漏、覆盖盲区等问题。
今年54岁的葛有和因肾衰竭丧失了劳动能力,手术和定期肾透析费用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前不久,葛有和向居住地合肥市庐阳区林店街道申请医疗救助,通过“庐阳区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平台”录入了个人信息。街道发现葛有和还符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条件,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又在平台上直接帮他申报了该项救助。“没想到只登记一次信息,政府就帮我申请到了两笔救命钱!”葛有和感激地说。医疗救助有2万元,重特大疾病救助有8万元,这10万元的救助款,极大缓解了他的家庭困难。
2017年6月,庐阳区在全省率先建立的民生工程“精准救助服务信息平台”,使以往分散的民政、教育、人社、卫计、残联等多部门的社会救助类民生工程信息实现互通共享,避免各救助项目之间的重复救助或救助缺失,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应救尽救”,在推进兜底保障建设中筑牢民生底线。
“与此同时,我们整合原有单项散碎的救助,推进社会救助城乡统筹,明确救助主体体系及职责关联,构建协同办理、信息互联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统筹使用救助资金,彻底改变过去‘千条线’式的救助管理格局,将‘散点状’的多种救助升级为‘网络状’的基本民生安全网。”濮宜平说。
如今,安徽不断开拓社会救助的内涵,深化救助功能,将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作为追求目标,实现了单一救助向复合救助、常态救助向弹性救助、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政府救助向社会救助的全面转型升级。“这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救助‘新格局’,促进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民生建设、扶贫攻坚的融合贯通,使社会救助行动更为及时、快速、精准,有助于发挥多重优势的叠加效应,增强社会救助的整体合力和持续动力。”于勇强调。
救助机制运行注重监督检查
安徽在加强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建设的同时,还系统推进社会救助协调、“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救急难”发现机制、信息共享、社会力量参与、救助资金疑难筹保障、分级负责五级联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价格补贴联动以及监督检查长效十大机制的建设,给社会救助注入强大的生机活力。
家住蚌埠市蚌山区天桥街道的郝继兰,前几天去便民服务大厅帮哥哥办理大病救助,本想着先过来咨询一下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来之后民政工作人员的答复让她很惊喜。
“以前大病救助需要上报好多材料,太繁琐了。今天我来一问,现在不需要了,以前我得跑好几天,现在一天就结束了。政策挺好的,为我们提供了便捷。”
郝继兰口中的政策其实是去年9月蚌埠开通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困难群众在同一窗口,便可申请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多个社会救助业务,真正实现救助资源和信息的互通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在抓好制度固化、责任细化、监督检查考核硬化的基础上,安徽注重救助部门与经办人员积极履责、高效廉洁的实际效果,让监督检查真正成为社会救助体系的“促动轮”和“防腐剂”。为切实提高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防止和遏制救助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在监督检查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安徽以完善监督检查政策体系为主导,在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意见中,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政策措施、申请条件、资金使用、对象遴选、救助标准和补助额度等公开公示制度。据悉,安徽2014年11月印发的《关于建立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的通知》,成为监督检查机制建设和运行的基本遵循。监督检查部门联动成常态,各涉救部门在监督检查方面,形成政策共识,注重监督检查的相互配合和协同联动。
安徽省民政厅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增列为民政工作“一票否决”事项,会同省财政共同制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绩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加大专项治理的监督检查手段,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经办人员和村(居)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人情保”“关系保”及优亲厚友等群众关注的问题,2013年安徽出台《城乡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办法》,为最低生活保障的不公正和腐败现象,竖起了一道严密而坚固的“防火墙”。
“多层次、制度化的社会救助监督检查的建设可以规范救助工作的开展,约束救助人员的职务行为,保障救助的公平性。有效推动救助工作责任的落实,以温情、高效的方式服务于困难群众,生产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救助‘产品’,还可以有效预防救助中可能存在的渎职、违法行为,降低偷保、骗保、人情保和漏保现象发生的几率,提升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于勇说。
而今,安徽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制度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一项专项救助都成为民生托底保障的重要支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了。
编辑:甘再松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