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来了,我们这里的娃娃进步可大了,成绩变好了,思想品德也提高了不少。”近年来,每逢暑假,重庆市涪陵区新妙镇十字村的村民就格外高兴。一些留守儿童立下志向:长大了要当一名老师,像哥哥姐姐那样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成长。
据了解,涪陵区新妙镇十字村在2009年挂牌为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十年来,该学院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来到这里,为村里的留守儿童上兴趣课,给他们当起了“代理家长”。在不少人眼中,这个项目已逐渐成为弥补农村留守孩子成长“短板”的有效手段之一。
大学生暑期进村成“代理家长”
“我们镇上有23个村,每年一放暑假,乡亲们都盼着大学生早点来!”70岁的老党员、新妙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文喜看着村里的孩子一天天学习变好了,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进了重点高中,还有些学会了唱歌跳舞、做小手工,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开学上大三的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学生会主席郑金芝,一放暑假就跟学院22个同学来到涪陵区新妙镇。虽然是第一次来,但他们对这里一点都不陌生。据介绍,在新妙镇留守儿童关爱群里有200多个大学生,“大家经常聊起村里的事,带队老师、往届学长已经跟这里的老乡成为了朋友。”
“组织报名参加暑期兴趣班时,23个村的村干部都给我打电话,希望今年多几个大学生到村里去给小娃娃们上课。”张文喜说,很多孩子在大学生们的辅导下,学习成绩、道德品质都有了提高。他还记得村里有个叫杨莎莎的女孩,2009年第一届兴趣班刚开时才上小学一年级,此后几乎年年暑假都来参加辅导,成绩越来越好,去年考上了涪陵的重点高中。
毕业后已在重庆一国企工作了6年的刘长江回忆,2009年他们去新妙镇十字村时主要是为了金融知识公益宣传,但随着深入了解,发现这里不少留守儿童暑假过得单调乏味,爷爷奶奶无法辅导作业,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带他们出去游玩长见识。于是他们向老师提议,在村里办一个免费的留守儿童兴趣班。那时村里几乎没有条件教学,大学生们住在村敬老院的空房间,没有床就打地铺,硬是将兴趣班办了起来。在敬老院的寝室里,大学生带着孩子们一起玩,给他们辅导。此后,每年暑假都会有学生到村里给留守的孩子们当“代理家长”。
今年高考,十字村的李靖考了536分,收到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说,六年前家里只有爷爷,当时的她选择参加暑假兴趣班,发现班里好玩得多。“大学生哥哥姐姐教我们知识,让我们长了见识。从那时起我就对英语莫名喜欢,觉得说英语不一样,可以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对父母不在身边的农村孩子来说,有大学生当‘家长’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张文喜说,因为这些大学生,很多孩子从小就埋下了“考大学”的种子,一些已经实现了梦想,村里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2017年底,国家卫计委调查全国12个省27个县的农村地区0-15周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后发布了一份《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报告显示,接近95%的留守儿童主要监护人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监护人平均年龄58.2岁,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者超过70%。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半年到一年的比例高达56.3%,8.2%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时间甚至在一年以上。
另据2016年民政部首次对外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的数据显示:我国16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有902万人,其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无人监护的36万人。
“对于孩子而言,精神留守更可怕。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关爱,导致心理层面出现问题。”重庆社科研究员陈平认为,留守儿童的祖父母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陈旧,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与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而随着孩子成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苦闷长久难以发泄,造成了部分孩子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缺乏社会交往的积极主动性。因此,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得让他们不再留守。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表示,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只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真正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就地就业;第二种是留守儿童随着父母一起到外出务工的地方生活。“但在现实社会背景下,这些途径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所以,留守儿童问题需要从‘解决’思维转变为‘应对’。”
叶敬忠认为,从深层次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其一需要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减少不合理的区域转移;其二需要加强政策联动,改革劳动力转移配套政策;其三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的儿童权益保护意识。
“打破城乡壁垒,让更多的农民工成为新市民,让留守儿童至少成为流动儿童,或许是破解留守儿童困局的根本之道。”重庆市妇联的相关负责人说,政府可以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和推动有关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要超越由一时热点制造的“激情式”关注,政府、学校及社会要通过调查、研讨、政策倡导、实际干预等多样化的社会参与,形成常态化的关爱、帮扶模式。
“开展各类关爱、帮扶活动,或许是短期内社会参与度最高、效果较为明显的一项措施。”在致力于家庭关系疏导的重庆家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苏小林看来,农村留守孩子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形成的,而是其成长的土壤出现问题,使孩子承受了学习、生活等多重压力。通过高校、公益团体等长期开展关爱工程,用实际行动为农村留守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带给他们希望,这会让内心较为保守的留守儿童逐步敞开心扉,走上阳光健康的成长道路。
编辑:涂传博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