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艺术系列品牌展开幕

 时间:2018-07-27 20:03:07来源:人民网

1902年作品《浅绛山水轴》,天津博物馆藏。

1910年作品《石门二十四景之棣楼吹笛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作品《万竹山居》,无年款,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艺术系列品牌展“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开幕

一天内遍览不同省市公立机构收藏的齐白石经典山水画,在北京画院美术馆的齐白石新展中已成为可能。近日,“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在京开幕,作为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系列品牌展的又一全新力作,此次展览联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十家国内重量级文博单位及艺术机构共同主办,共展出齐白石山水画作逾160件套。其中,《山水十二条屏》是首次离开山城重庆赴京展出,为了避免画作在运输和展览中受到损害、最大限度地保持画作的稳定性,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专门为《山水十二条屏》量身定做了一整套的“保护措施”。

看 齐白石山水最全集结

“世人与市场的不认可,使得齐白石的山水多为真正理解自己艺术变革的知己、友人所做,这也是导致今天齐白石的山水画体量较少的最主要原因。但恰恰是这些山水画最能显现齐白石艺术的独创性与超时代的革新性,其中更是不乏艺术巨构。”

——吴洪亮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纵观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创作,大写意花鸟画占据着主要地位且传颂度高。相较之下,他的山水画却一度不被时人理解甚至还遭受不少非议。齐白石曾自题“余画山水,时流诽之,使余几绝笔”。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介绍,“世人与市场的不认可,使得齐白石的山水多为真正理解自己艺术变革的知己、友人所做,这也是导致今天齐白石的山水画体量较少的最主要原因。但恰恰是这些山水画最能显现齐白石艺术的独创性与超时代的革新性,其中更是不乏艺术巨构。”

此次展览将汇聚齐白石一生中最重要的山水作品,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早年远游之初精心为友人绘制的《石门二十四景》;齐白石“五出五归”后,将写生实景转化而成的《借山图册》(现存二十二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晚年山水巨制《山水十二条屏》也将首次离开山城重庆赴京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多种科技手段全面梳理齐白石山水画的发展流变:北京画院美术馆一层展厅将通过多媒体视频、专题纪录片等方式向广大观众讲述齐白石的艺术特色;二层展厅将集中展示“湘上青山好景光——家园”与“看山曾作天涯客——远游”两大主题板块,全面讲述齐白石早年学习山水画的历程以及中年后“五出五归”的远游故事;三、四层展厅则分别对应展出“卅年删尽雷同法——变法”和“岳雨湘烟梦往还——思乡”两大板块,系统梳理齐白石山水的发展沿革。

游 齐白石山水画中美景

“齐白石生活的年代,交通还不甚便利,出游主要走水路。在这车马慢的旧日子里,却正好可以慢下心来,欣赏沿途的景色,观察市井日常。现代社会里,科技拉近了人与人、地与地的实际距离,齐白石历时七年的‘五出五归’或许几日间就能完成,然而这样的快节奏却使我们错失了路上的风景。”

——张晓暮帆 齐白石艺术系列品牌展策展助理

齐白石早年主要活动于家乡湘潭一带,所画山水也多是来自家乡景色的启发,但画中偏于程式化的山水与实际景色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1902年齐白石开始了为时7年的远游,期间先后游历了陕西、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江西、广西、广东、香港等地,沿途真实、鲜活的山光水色是刻板的程式规范远不能比拟的。《石门二十四景》和《借山图册》便是基于远游写生的代表之作。应友人胡廉石之请,费时三个多月,齐白石创作了描绘家乡附近石门岭一代风光的《石门二十四景》。这套二十四开的册页呈现其家乡一带的好山好水、田园生活,尽管风格还未能完全脱离《芥子园画谱》与前人规模,但相较之前的作品更增添了灵动性。而在《借山图册》中,洞庭落日、灞桥风雪、十里桃花、雁塔坡、滕王阁……这些景色跃然纸上。“看似寻常实奇崛”的画面,构图新颖、剪裁大胆,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完全不同于前期作品或同期画家的山水画。

晚年时,客居北京的齐白石却愈发怀念家乡惬意的田园生活,这一时期所作的山水画多是远游时期写生稿与记忆中家乡景色的融合,画中也常漾起思乡情怀。又因为白石老人尤其钟爱桂林的山,曾有诗言:“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曾经阳羡好山无,峦倒峰斜势欲扶。”所以在其晚年的山水画中,山体多是借鉴桂林山,再结合对家乡的记忆,创作出一幅幅既真实又虚幻的“家乡”之景。此次展出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晚年山水画的扛鼎之作。

“齐白石生活的年代,交通还不甚便利,出游主要走水路。在这车马慢的旧日子里,却正好可以慢下心来,欣赏沿途的景色,观察市井日常。现代社会里,科技拉近了人与人、地与地的实际距离,齐白石历时七年的‘五出五归’或许几日间就能完成,然而这样的快节奏却使我们错失了路上的风景。”在展览的策划和布展中,策展助理张晓暮帆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而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齐白石当年走过的乡间小路也早已不复存在。虽然无法重走他走过的路,但通过展览中各阶段的山水画作品,观众却可以一路欣赏齐白石曾经看过的风景。

特写《山水十二条屏》

“与世隔绝”运进京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最备受关注的莫过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山水十二条屏》。去年,齐白石的一套《山水十二条屏》在北京保利秋拍中拍出了9.315亿元,而存世的另一套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正是此次展出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馆藏。相比而言,三峡博物馆馆藏“十二条屏”创作于1932年,是齐白石精心为四川军阀王瓒绪所作,画中景色虽是常见的山间、乡野风光,却在齐白石大写意的笔下别具趣味,平淡又不乏意蕴,因此这套《山水十二条屏》是齐白石衰年变法后画风和技法非常成熟的时期,也是齐白石艺术价值的最高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山水十二条屏》首次离开山城重庆赴京展出,而为了避免画作在运输和展览中受到损害、最大限度地保持画作的稳定性,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部保管组组长江洁专门为《山水十二条屏》量身定做了一整套的“保护措施”。“保存书画的湿度要求是55%到60%,比如北方文物的保存湿度基本在55%,但是考虑到南北的气候差异,我们此次对于展出湿度的要求是60%。因为这套画作长期在重庆的相对湿润的环境下,到了北京如果气候相对干燥的话,画作就容易开裂。”另外,这套《山水十二条屏》在运输中也必须做到“与世隔绝”。江洁表示,“为了营造一个‘微环境’,《山水十二条屏》被包裹了很多层,其中包括两层的无酸纸、一层的特卫强,还有很多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缓冲材料,外面是箱子,最后在恒温恒湿的车辆中被一路护送到京。”展览将持续至9月23日,而《山水十二条屏》将展出至8月20日。

编辑:Xmm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