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之城——开放与包容让深圳大有可为

 时间:2018-07-27 12:36:35来源:人民网

“这里原先是没有人的。”志愿者谢先生每周二都会在深圳博物馆的展厅外向游客们讲述深圳改革的历史:“我是1987年来到这里的,原先这块土地就只是个小县城。1979那年登记户口时,只有3万人,其中的大部分年轻人都跑去香港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孩子。现在?仅仅看看这儿,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人们纷至沓来。”他是某保险公司的一位经理,闲暇之余就会到此次来参加志愿活动。“感受到的最大变化?当时深南大道,只有四米宽,现在呢,30公里长,近200米宽,12车道,中间还有30米宽的绿化带,四通八达的地铁网,形成两个字:方便。”这位见证者与有荣焉。

深圳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志愿者们活跃的身影。1989年,由深圳团市委牵头,19位热心的深圳青年开通“为您服务”热线电话,为遇到困难的来深创业者提供帮助,由此拉开了中国内地志愿服务的先河。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的城市标语,但这条标语背后的开放与包容,却早已渗入深圳发展的血脉里。经过多年实践与积累,“志愿者之城”已成为深圳的一张城市名片。

作为志愿者之城,深圳凭借的是其开放与包容。

开放友好性的环境让“深圳人”更具服务、团结的理想与信念。如今,56个民族的常住人口与近10万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居民集聚于深圳,作为新时代的“深圳人”,他们和谐相处,开放包容,敢闯敢拼,以互助精神,积极探索深圳发展新路途。改革路上,深圳,大有可为。

编辑:孙玮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