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花儿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一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亲人的关心和家庭的呵护外,也少不了社会的关注和爱护。
2016年8月,共青团南安市委探索形成“政府+社工+志愿者”模式,培育了南安首家社工机构“致和社工”,统筹协调“预青”各成员单位,创新“一个平台、三线并行、五大片区”的工作方法,联姻专职社工精准帮教青少年,护航青少年特别是重点青少年群体,实现服务青少年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标。
项目实施一年半来,共建立档案420份,在社区开展了40次大中小型活动,开展了17个小组活动及85个个案服务,实现零再犯,受益人数达8289人。
【精准帮教】专职社工护航青少年成长路
“正是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谢谢你,我会好好遵纪守法,不会让关心过我的人失望的!”翻开和小霖(化名)的聊天记录,南安市重点青少年群体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王燕心里很是欣慰。
小霖是王燕的一名个案服务对象。17岁的小霖在父母离异后跟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组建了新的家庭后,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且忙于工作,缺少和他沟通、疏于对他的管教。初中还没读完,小霖就辍学打一些零工,并因此结识了一些不良朋友,最终在朋友的教唆诱导下参与了抢劫。
考虑到小霖还未成年,取保候审期间,南安市检察院将其送入帮教企业基地工作,并转介给南安市重点青少年群体社工服务中心,由社工进行帮教辅导。
“刚开始接触小霖的时候,我发现小霖心理压力较大,担心自己会坐牢,并因此经常晚上睡不着觉。”王燕告诉记者,她针对小霖的情况,多次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教他一些解压放松的方法,小霖才有所改善,并在帮教企业工作期间表现良好,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所反省和悔过。
在综合评估小霖的表现后,鉴于其是初犯又是未成年人,市检察院对其作出了不诉的决定。
“谢谢你们,我现在跟以前的朋友没有交集了,你们真心地帮助我,指正我的错误,鼓励我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是我的新朋友,我现在找到工作了,我会踏踏实实干……”不诉结果出来后,小霖激动地感谢检察院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也感谢社工一直陪伴他关心他支持他,为他增强了面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得到专职社工的帮教,找回了正确的人生轨迹,小霖成为南安团市委开展的“护航青春,从心飞翔”重点青少年群体社工服务项目的受益者之一。
早在2016年8月,由南安团市委牵头,创新预青工作“联姻”专职青少年社工,由公检法司团共同成立的南安首家服务管理重点青少年群体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综合性社会工作组织——“南安市重点青少年群体社工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实施“护航青春,从心飞翔”重点青少年群体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重点服务闲散青少年群体、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流浪乞讨青少年群体、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等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该项目也是南安乃至泉州唯一一个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立项支持的项目。
【聚沙成塔】凝聚社会力量创新帮教模式
受益人数达8289人,实现零再犯,实践证明,“政府+社工+志愿者”的重点青少年群体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效果显著。而通过项目的持续开展,南安也构建了政企校社共同参与、部门联动、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通过青少年社会工作,发挥社工专业作用,整合汇聚碎片化的资源开展精准服务,引导青少年争做社会脊梁。
“整个服务体系是一个‘预防+成长+治疗’的体系。我们通过‘政府+社工+志愿者’的帮教模式,构建形成个人-家庭-社区-学校-政府-社会的六位一体帮教网络,提升个人能力,加强家庭监护职责,促进社区融入,加强学校教育,强化政府职能,营造社会环境。”南安市重点青少年群体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林赟介绍。
通过社工的“精准”帮教,从个人方面来说,提升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引导其走向正确轨道并实现促进就业、树立信心的目的;从家庭方面来说,增进了亲子间的关系,缓和了家庭矛盾,改善了家长沟通和管教的方式;从更大一个方面来说,实现了帮助青少年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涉罪青少年再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标本兼治。
“我们依托‘预青’领导小组平台,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一方面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和公共设施,另一方面对于政府部门中发现有特殊和深度需求的青少年对象,实现及时转介给社工开展服务。”团市委书记王胜蓝介绍,通过项目的开展,散落在政府部门间的帮扶、帮教职能得到了有效整合和盘活,推动了“预防、发现、报告、评估、处置”一体化联动反应机制建设,例如在司法协助环节,配合检察院、公安机关做好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移交工作,走入看守所、帮教企业,走入到处于取保候审阶段、不捕不诉的青少年中间去进行帮教辅导并配合司法局做好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
“这种‘政府+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方式,起到了聚沙成塔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各方面资源,实现了有效衔接、互助互补。”林赟说,接下来,团市委还将扩大项目的辐射范围,整合各乡镇力量共同推进守护青少年成长路的工作,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受益。
编辑:涂传博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