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进一步深化、细化了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提出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中国未来的社会政策调整提供了指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就是我们在经过多年的曲折探索后,形成了科学的国情观——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21世纪中叶,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长期性、稳定性就忽视了初级阶段具体国情的变动,从而把初级阶段国情视为僵化、一成不变的状态。
十九大报告根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变化,对于目前我们的国情作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认识。主要就是:其一,从历史方位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其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三,新时代建设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国情的具体认识上最具突破性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和总结,这个概括既是基于原来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又是基于现实国情的深刻把握,非常及时、准确、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对于未来我们党和政府关于社会发展的具体政策提出了新要求。这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新的调整:
一是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人民的美好生活很多体现在精神生活层面,而有关精神生活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现在,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够高,2016年该产业占GDP总量的51.6%,而目前美国、英国、法国等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总量的比重一般都在70%—80%之间。我国现在的第二产业约占GDP总量的40%左右,它对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同时这个产业的一些领域对于环境污染关系密切,所以这个产业结构必须要适当转型,第三产业要得到大力发展。
二是中西部发展格局会有所改变。我国目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在这个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所以,今后国家应在中西部发展方面采取更新颖、更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否则就不可能解决新时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西部发展很长时期内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中西部发展除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更多的要在科技和教育方面逐渐出台更好的政策和措施,比如有效地吸引人才的措施。
三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要得到大发展。什么是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至少不用担心生病没有医院救治,不用担心因为失业而饥寒交迫,不用担心自己老弱病残而流离失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发展公共福利事业,没有公共福利事业的大发展,人民不会觉得他们的生活是美好的。而要加大对公共福利事业的投入,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力量必须大力参与到公共福利事业当中。
四是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什么样的社会治理才能够得上美好的标准?我认为,美好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让大家感受到公平公正的存在。要实现这样的社会,政府的治理措施和手段必须要有符合科学、理性、人性的现代化要求,其现代化的水平越高,生活在其中的民众对其认可度就越高,民众的幸福指数就越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一定会有大幅度提高,一定会逐步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
编辑:涂传博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