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
各位下午好!欢迎来到“2017中国公益年会的现场。我谨代表公益时报社,感谢联合主办方的信任,也感谢所有人的支持!
即将过去的2017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公益变革的图景渐次展开,行业在发展中化解矛盾,路径愈发清晰。
行业发展的三个趋势
我们观察到,公益正在从窄众走向大众。此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我们的公益只有少数人参与:善路不通,普通人没有能力也没有渠道参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忙着“消费”而不是回馈社会。而就现在的经济水平和社会氛围来看,善路打通了,民间释放出巨大善意;企业家和精英人士也都意识到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做公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公益正从单一走向多元。数千年来,我们的慈善文化主要是救助,但现在第三部门配合政府职能转变,满足人民服务需求,承载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环境保护、留守儿童、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都需要公益力量参与解决。一些个人发起的公益机构关注的社会问题更加聚焦、小众,甚至只和个人志趣相关,比如支持电影拍摄、口述历史、关注性少数人群等等。
公益发展的另外一个趋势是从线下走到线上,这主要归结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目前全世界前二十位的互联网企业,有7家来自中国。互联网对于公益的影响不仅限于筹款手段,还有信息传播、理念倡导。项目设计也更人性化,在今年8月刷屏的“一元购画”项目真正突破了行业圈层。
我们公益领域的老朋友,腾讯主要创始人陈一丹先生判断:中国公益行业已经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是互联网公益,且在全球范围内做得最好,它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求,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复制的。
顶层设计也需顺势而为
中国公益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如何顺势而为,不仅是从业者,也是顶层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
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的体制优势是现代公益事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我国现代公益事业的起步是以政府主导的公益组织为主发展起来的:它们凭借其链接的体制资源和平台,以社会化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诞生了“希望工程”等经典项目。
过去一年,许多行业大事的发生都伴随着政府改革的步伐:《企业所得税法》的修订、《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实施、《慈善信托管理办法》的公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的公布等等,无一不是在鼓励行业向更大众、更多元,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公益的本质是民间和自主,政府在制定出相关法律加以规范之后,应尽量放手,少加干涉。目前我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超76万个,数量如此庞大的社会组织如何管理,驱逐劣币的同时如何达到扶持和监管的平衡,考验着政府的能力。同时,如何利用体制优势,更高效地找到社会痛点,也考验着社会组织的智慧。
创新带来机会,动员驱动发展
我们观察到互联网公益的杠杆效应被激活,大有颠覆传统公益模式的意味。新理念、新技术、新社群关系不断涌现,创新者正在改变行业、改变社会。
社会企业、社会影响力投资、公益金融、慈善信托、创新型社会服务等概念被提出并付诸实施。不断交互之中,公益的范围早已拓宽:公益与市场、公益与商业的互动为行业带来更多机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涉及社会组织、慈善事业、志愿服务等内容,在协商民主、社区治理、环境治理、基层党建等方面将“社会组织”纳入其中,为公益事业发展指明了新的工作方向。
我们的从业者必须不断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关注人才、技术、业态的变化,不断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驱动因素;
我们的机构必须打破路径依赖,突破传统,探索更有效、更创新、更具竞争力的服务模式,建立公众能够深度参与的社会动员体系;
我们的专家、媒体必须为社会培养出新的公益文化,人人可接纳,人人可传播。
2018正向我们走来。岁末的节点,我们继续联合中国公益界的领军机构,召开“2017中国公益年会”,继续推出“影响中国公益百人百企“,是回顾过去,也是拥抱未来!
让我们继续汇聚合力、一路向前!谢谢各位!
编辑:涂传博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