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工程持续提高贫困群体医疗保障水平

 时间:2017-12-01 18:12:08来源:中国青年报

郭燕红说,我们强调开源与节流并重,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同时,严格控制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一方面,通过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要求优先选择报销目录内的诊疗项目和优质低价的药品耗材;另一方面,落实和推行单病种定额收费和医保定额支付,提高医疗机构控制医疗费用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还积极探索带量采购、量价挂钩,规范购销行为来降低药品、耗材成本。可以说,大病专项救治有关病种的费用控制效果良好。9种大病的次均诊疗费用为1.82万元,各病种的平均费用都较2016年有所下降,比如说,胃癌的次均费用为1.39万元,比2016年全国平均的2.01万元有明显下降;食管癌的次均费用为1.29万元,比2016年平均水平的1.76万元有显著下降。

据悉,今年年初国家卫计委会同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出台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这个救治方案主要针对的是罹患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大病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特困人群,采取“四定两加强”的措施,就是定临床路径、定救治医院、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救治管理,加强责任落实。通过四定两加强的措施,对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同时,国家卫计委还组织专家制定了相关病种的临床路径,指导地方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合理选择药品、耗材和治疗方案,控制医疗费用。此外,推行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的模式,整合医疗、医保和救助政策,提高报销比例,减轻群众的垫资压力,切实降低贫困患者的经济负担,为大病患者脱贫提供保障。

郭燕红表示,将进一步扩大救治的病种,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扩大病种。此外,加大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大病救治工作,指导当地将突出的重点病种,比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艾滋病、南疆的结核病、藏区的包虫病等,纳入当地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中,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

“我们将继续完善对口帮扶的机制,对贫困地区定点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帮扶,切实提高医疗救治的水平和能力,让老百姓在当地就能够享受到优质规范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懈努力。”郭燕红说。

编辑:肖敏敏 审编:TSS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