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马拉松(58)|志愿者服务采用“裁判员+志愿者”模式,提升服务系统性和专业性

 时间:2017-11-10 23:14:02来源:新华网体育

新华网体育乐山11月10日电(徐翰)韵动中国·2017乐山国际马拉松赛(以下简称“乐山马拉松”)开赛在即,乐山马拉松志愿者的培训组织工作也在有序不紊的进行中。9日晚,800余名乐山马拉松赛志愿者在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接受培训。

↑图为裁判员与志愿者互动答疑。徐翰 摄

首届乐山马拉松赛的竞赛志愿者全部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覆盖了学校大一、大二的8个系部学生,共800余人。

新华网体育在现场看到,根据不同的分工,志愿者被分为4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乐山市田径裁判员为他们做培训,讲解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求,并采用现场互动的形式解答志愿者们的疑问。

↑图为裁判员在讲解。徐翰 摄

今年乐山马拉松的志愿者分为赛事服务、赛事引导、秩序维护三大方面。“此次乐山马拉松的竞赛志愿者服务工作标准是按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金牌赛事志愿服务标准制定的,每一个点位的志愿者都由一位裁判员带领,这些裁判员是从乐山市大、中、小学校精心挑选的田径裁判员。”韵动中国·2017乐山国际马拉松赛竞赛主管、田径国家级裁判周兵告诉新华网体育,“由裁判员带领志愿者的工作模式能够使志愿服务体系更系统,工作开展的更专业。”

周兵表示,志愿者是赛道的服务主体,是裁判员的助手,是赛事的“眼睛”。赛场的每个角落都有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良好的服务是乐山马拉松的靓丽风景线。“在选拔志愿者的时候,学校综合了很多因素,包括仪表仪态、综合素质等方面,经过两次选拔最终挑选出800余名志愿者,相信他们能给乐山马拉松提供优质的服务。”周兵说。

↑图为裁判员在讲解点位。徐翰 摄

来自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工程技术学院通信专业的罗金玉表示,此次是她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内心十分激动,也感觉到有一定压力,她说:“我负责的是引导工作,在整场赛事当中是一颗‘螺丝钉’,我把这颗‘螺丝钉’的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满足。”

版权信息:新华网体育拥有以上所有资料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在显著位置明确注明来源并用于非商业传播的,可以转载。未按照规范转载者,新华网体育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编辑:何凌芝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