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情怀:我最骄傲和自豪的就是我的学生

 时间:2017-11-06 23:28:58来源:中国青年网

我们能做的,远不止讲授知识

刚到青海湟中一中的时候,为了尽快适应教学,我经常去听课题组其他老师的课,也经常向他们请教怎么布置作业、怎么检查作业、怎么管教学生。学了一些方法,但用的时候完全达不到当地老师的效果。比如他们不需要用多媒体,上课主要靠板书,但他们随手就能画出一个接近教材标准的图,而我的板书能力比起他们差远了;讲立体几何的时候,我画的图不直观,学生就常常听不懂。他们督促学生很有办法,学生如果表现不好,拉到办公室批评一下甚至教训两下就能起到效果,但是我如果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反倒嬉皮笑脸……

刚去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复问自己,“我们清华支教团的老师,到底能为学生带来什么?”教学能力?我们和当地老师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教学经验?我们几乎为零;知识结构?高中的知识虽然我们都还记得,但是已经不成体系,对考试大纲也不熟悉,讲课没有侧重……我一直想,除了讲授知识,如果我们不能带给学生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那我们就算白来了。

于是我每周都会挤出一些课堂时间给学生讲一些课本知识之外的东西。我会带学生去分析自己一天的时间看似都花在了学习上,实际上有多少被不经意地浪费,教他们培养效率意识,不要被表面的“努力”所蒙蔽。我会带他们去讨论社会上流传的“读书无用论”背后的逻辑漏洞,教他们建立比例意识,不要把个案当做普遍现象。我还会和学生分享一些心理学小知识,教他们理解自己的“意志损耗”。我还会向他们展示大学的学习、实践、科研、丰富的课余生活……

你可能会问,讲这些有用吗?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是否“有用”,但每次我讲这些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了学生眼睛里闪着光,即便学生只有那一刻受到了触动,我也觉得值了。

想法设法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课后不爱做作业,为了督促学生课后及时做练习巩固,每个老师都把所教科目的练习册答案收走了,而且每天检查练习册的完成情况。但老师很难做到每天都批改练习册,只能大致检查学生是否做了,然后在课堂上讲解一些题目。而那些没有时间在课上讲的题,学生就放着不管了。

为了纠正这个习惯,我把答案给学生发了下去,然后引导学生学会用好答案,及时订正、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问题。但学生都是有惰性的,一旦因为偷懒落下了进度,又碰上老师要检查,学生就会忍不住开始抄答案。

后来我又把答案收了上来,在班上立下规矩:凡是布置的作业,必须先独立完成,然后到办公室向老师借答案批改;不会做的题,先看答案解析,看不懂再向老师请教;检查作业时,若发现有空题和未批改的题,全抄到作业本上再做一遍。严格执行了一个月,很多同学逐渐习惯了利用答案自主批改,到最后期末复习阶段,不少学生主动找我申请拿回答案辅助复习。于是,最后一周复习期间我把答案又全都发了下去。

每节课5-10min翻转课堂

我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做题只是机械地计算,对于题目考察的知识点、题目的内涵理解得不透彻,所以考试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题目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起来”,“同一种类型的题,换一种说法就读不懂题了”,“考察相同的知识点,多绕个弯就不会做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个办法,“让学生给同学讲题”,如果他把同学都讲懂了,说明他自己想清楚了,如果他讲的同学听不懂,说明思路还很混乱。

于是我每一节课之前都会让出5到10分钟,让学生轮流讲题,每节课由一名学生讲一道题,题目由学生自主选择。讲题要求只有两点,一是讲对,二是把其他同学讲懂,如果没把其他同学讲懂就得继续讲。这就逼着学生去把一道题真正“吃透”,否则讲题的时候就会结结巴巴,有时候还会被“挂在黑板上”。

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至少讲了一道题,与“这一道题”类似的题型,讲题的同学掌握得都相当不错,掌握“这一道题”的过程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吃透”一道题的方法。

用学生的方式走近学生

这里的学生偏爱的社交工具是QQ和QQ空间,用微信的很少,比起微信的朋友圈,他们更喜欢在QQ空间发一些自己的小情绪、小感悟,还经常po一些自己的照片。

我加了两个班的QQ群,同意了很多学生添加好友的申请,并且向他们开放了我的QQ空间。他们把我的QQ空间翻了遍,看了很多我在本科期间旅游、实践的照片,甚至还扒出了一些照片做成表情包。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很快拉近了我和他们的距离。以前他们对我“敬而远之”,现在时不时就会在QQ上和我分享他们的烦恼、思考甚至是对隔壁班学生的爱慕。

加入学生的QQ圈让我了解到了学生不一样的一面,我也常常利用此机会对学生做一些引导。当我读到一本好书,或是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时,我也会分享到学生的QQ群里,鼓励他们通过阅读开拓眼界。

惊喜,感动

最后一天的自习课,我在宿舍休息,突然接到学生的电话,请我到教室一趟,有惊喜。我一想学生肯定知道我要走,想要搞个送别仪式,于是我带上了吉他,准备带学生唱唱歌,避免把气氛弄得太伤感。

学生精心给我准备了礼物,在ppt上大大地写下“欢送紫鑫老师,谢谢老师,我们爱你”,我弹着吉他,全班合唱张震岳的《再见》,然后我讲了几句对大家的祝福,不舍地离开了教室。

回到北京后,我陆续地收到学生发来的QQ留言、短信。

“虽然只带我们半个学期,但是感情是真的有,觉得你就像个哥哥一样,抛开上课总是给我们讲道理,让我们明白你这个过来人的感受。老师,在我眼中跟别的老师不一样的你,总是很温柔很平等的对待我们每一个人。谢谢老师短短半学期为我们的付出,祝你一路顺风,希望下学期你还在13班。”

“谢谢老师教会了我很多,不仅仅是知识,祝老师一路平安。”

“希望变得像老师一样优秀。”

“以前真没想过数学能考一百四十几,每次考一百一十多就满意了,直到你来了……”

回到北京,当我给别人讲我这半年的支教经历时,最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就是我的学生们!(李紫鑫,清华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曾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第一中学从事支教服务工作。)

编辑:何凌芝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