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喜迎十九大 志愿我先行

 时间:2017-10-11 15:04:10来源:贵州志愿者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图片丨不忘初心 砥砺黔行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点滴

我们处在不同的时空,那时你们叫“知识青年”,现在我们叫“西部计划志愿者”,名字虽然不同,但目标一致——承载着青春的理想,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016年9月,很荣幸入选华南师范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成为一名支教老师。志愿“黔”行,“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

集中精力,教好一批学生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认识到作为青年要发扬肯吃苦,不怕苦的精神。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这是习总书记青春的经历,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熟悉到熟悉。来到支教的服务地已两月有余,这段时间和队友一起适应当地的饮食,语言等,在教学上不断去调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自己所任教的科目让学生学会明白,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凝聚力量,服务一方百姓

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帮群众找猪、为救治受伤村民而急坏了……这些都是青年习近平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当读到“梁家河的村民们讲,总书记那时候“主要想的就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怎么能做好村里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时,让我懂得,做事少一些功利性,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让那些随之而来的当成一种意外收获。

梁家河的村民讲“近平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是习总书记以实际行动对“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最好的阐释。教学之余,我们研支团多次在当地县委和团县委的带领下,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对走访的一些贫困家庭进行调研,同时自发的对一些贫困学生进行家访,以此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尽力帮学生家庭解决困难,助力学生成长。“扶贫先扶智”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成长成才,植入一种精神

习总书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梁家河以及当地的百姓,同样梁家河培养了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当下的我们在服务奉献的同时也在历练中成长,把志愿精神植入到当地,让更多的人学会为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服务的学校支教的同时有幸担任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老师,带着受助学生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让他们在被帮助的同时也学着去帮助别人。

我们用行动,让爱生长在大山里每一个角落,开放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间,“集中精力,教好一批学生;凝聚力量,服务一方百姓;成长成才,植入一种精神”承载着华师研支团的志愿服务理念,秉承着“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编辑:徐建华 审编:mo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