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一县一品”阅读品牌让书香浸润城乡

 时间:2025-04-23 19:26:42来源:湖北文明网

湖北省咸宁市2025年“4·23”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主题活动23日在龙潭里文明实践街区举行,咸宁市地方特色全民阅读品牌正式发布。近年来,咸宁以“一县一品”为引领,将阅读融入红色文化传承、群众生活和社会文明建设,创新阅读形式,拓展阅读阵地,让书香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咸宁市2025年“4·23”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主题活动。杨文 摄

传承红色基因让历史文脉“活”起来

4月1日,通山县烈士陵园内,九宫山镇第一小学学生王嘉乐手捧菊花,在烈士谭礼端墓前庄严宣誓:“我们一定会继承好、弘扬好英烈精神!”清明期间,通山县组织千余名学生开展祭扫、聆听革命故事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阅读实践深度融合。

通山县依托“书韵通山”阅读品牌,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举办读书节、开展公益行、评选“阅读之星”等活动,让“阅读改变生活,文化滋养心灵”的理念深入人心。九宫山镇第一小学教师张老师感慨道:“孩子们在烈士墓前读红色家书,比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更震撼心灵。”

在咸安区,“红色阅读”创新形式,招募公务员、教师、工人等志愿者,以《复兴文库》丛书为主线,拍摄103期阅读推广视频。镜头聚焦汀泗桥革命古镇、大幕山巅等标志性地点,将“红色文化+自然景观”打造成流动的精神课堂。志愿者李老师介绍:“我们边读边拍,把革命历史‘演’给观众看。”这些视频在各大平台累计点击量超150万次,连武汉大学等高校也成为取景地,让红色文化“活”出了圈。

培育阅读风尚从校园到军营全覆盖

在崇阳县城关中学,“窗台书吧”里的书籍沐浴着阳光,学生们课间随手取书阅读。崇阳县以“书香崇阳”建设为抓手,在中小学打造“班级图书角”“走廊文化墙”,教师带头诵读经典,家长参与“亲子共读”,让校园充满书香气息。同时,全县改造翻新雪艇图书馆,完善200余家书店、书房和农家书屋,年均举办超百场阅读活动,惠及10万余人次。

阅读的热潮同样涌动在绿色军营。赤壁市武警值勤一中队的官兵们每年都能收到更新的各类书籍。武警一中队指导员周继表示:“多读书能丰富文化素养,更好地为祖国建设奉献力量。”赤壁市发挥群众艺术队伍作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青年诵读经典、草坪读书会等活动,将“悦读赤壁”品牌送进书店、学校、军营、景区,覆盖万余人次。

创新阅读机制从书屋到夜诵显活力

在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农家书屋,一场读书会热闹举行。这间不到100平方米的书屋藏书3000余册,涵盖农业、法律、少儿读物等。书屋开办以来,村民借阅率超80%。书屋管理员赵大姐介绍:“我们把书屋变成‘课堂+沙龙’,春耕时讲农技,节庆时诵经典,让阅读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全县100余个农家书屋、职工书屋年均开展200余场活动,阅读场景延伸至田间地头、工厂车间。

夜幕降临,通城县“兴贤夜诵”活动点亮文化之光。在隽水镇雁塔广场,少先队员分享红色故事,学生们合唱爱国歌曲,吸引众多市民驻足。通城县组建5个宣讲团和多支小分队,采用“分享式”“情景式”等宣讲方式,将理论宣讲搬到广场、企业、校园。在61期活动中,既有劳模分享创业故事,也有学生朗诵经典名篇,让红色基因与人文精神浸润百姓心田。

从烈士陵园的红色传承,到农家书屋的知识共享;从校园里的琅琅书声,到军营中的文化滋养;从晨光中的阅读角落,到夜色里的文化广场——咸宁的“一县一品”阅读品牌正以生动多样的形式,让书香浸润城乡每一个角落,为城市发展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23日电 胡传林 陈玲 金崇)

编辑:卜元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