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各类野菜生长旺盛的季节,许多消费者都会选择购买野菜或者自己采摘野菜尝鲜。野菜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每年都会发生误采误食有毒有害物质事件。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正确识别、选购并安全食用野菜,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如下:
谨慎辨识
春天常见的可食用野菜有:香椿、荠菜、蕨菜、血皮菜、野芹菜、蒲公英、野葱、鱼腥草等。然而有些野菜与有毒不可食用植物很相似,单从外观上难以辨别,容易误采误食中毒,严重的或危及生命。如:香椿与漆树、荠菜与独行菜、蕨菜与毛蕨、水芹与毒芹等。为此,建议消费者不要采摘不熟悉的野菜,避免误食有毒植物,引发食物中毒。
正确选购
消费者在选购野菜时应到正规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购买,选购新鲜野菜,并保留购物凭证。谨慎在路边摊点或流动摊贩处购买。
生长在公路边、污水沟、垃圾填埋场等区域的野菜,容易受到环境污染,可能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风险,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应谨慎采摘。
科学食用
食用野菜要注意保鲜,不要长时间存放,以免因储存不当造成野菜变质。野菜的食用方式多样,可拌、炒、蒸、煮,也可用作配菜做汤做馅等。在加工前,要仔细清洗野菜,去除泥土、杂质和可能残留的有害物质。部分野菜含有微毒,需要经过焯煮、浸泡等去毒处理。烹饪时,应确保野菜完全煮熟煮透,以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同时,消费者应注意食用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注意事项
食用野菜主要是品味尝鲜,不宜贪吃。多数野菜为药食两用,如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等,消费者应根据野菜的不同功效,结合自身体质,有选择的适量食用。多数野菜富含草酸,老人、婴幼儿、孕产妇、肠胃不好以及对野菜过敏的人群应尽量不吃或少吃。
食用野菜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近就医。(贵州省市场监管局)
http://gz.people.com.cn/n2/2025/0326/c194827-41175637.html
编辑:蒋泽南 审编:陈莫楠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