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让民生福祉有深度更有温度

 时间:2025-03-25 19:15:48来源:天眼新闻

不久前,家住遵义市深溪镇的70岁患者王正高来到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既不用挂号,也无须复杂的手续,仅靠一张转诊单,就在短短10余分钟里顺利完成了从转诊到就诊的全过程。

这是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转诊中心试点中所取得的实效。2024年,国家出台政策强化首诊与转诊服务,贵州迅速响应,印发《贵州省第一批转诊中心建设试点方案》,明确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主体,推进转诊中心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这一方案的出台,无疑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近年来,贵州出台系列政策,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以务实和高效回应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同领域提供的便利,也成为人们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准之一。

在黔东南州天柱县蓝田镇楞寨村,患有眼疾的86岁老人欧阳爱完用上了民政局工作人员送来的防走失智能手表和四角拐杖,智能设备让老人多了一份安全感,也让他的家人多了一份安心。养老不离家是大多数老人的愿望,而贵州也早已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纳入“十件民生实事”规划。

在过去一年间,贵州各级妇联在各媒体网络平台和妇联的微信公众号上,以直播、微短剧、动画、在线访谈等形式,进行普法宣讲,将抽象的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具象化,让人过目难忘。线下普法则进入到百姓的生活场景中,在集市上、院坝里,“巾帼普法乡村行”等活动令人耳目一新。自《贵州省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以来,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融入生活的普法方式,让人们更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

医疗、养老、妇女儿童权益等保障愈加完善,便利的公共设施也在点燃人们健康生活的热情。2024年,全省15分钟健身圈不断完善,体育人均场地面积已达2.51平方米,同比增长9%;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共有250个、农体工程器材补充维护更新400个、省全民健身中心工程项目(一期)建设等均已完成。2025年,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再度被写入“十件民生实事”中。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在生活日益便利的今天,从人们的笑脸上,民生福祉的深度与温度也可知可感。

编辑:甘再松 审编:陈莫楠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