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3月11日讯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通讯员唐志祥)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志愿精神深入人心。目前,全市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56.27万名,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6.38%,登记志愿服务队5337支,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余万场(次),有效服务时长超过80万小时。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市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坚持建机制、搭平台、强队伍、优服务、育品牌,凝聚各方力量,带动全市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发挥统筹指导职能,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推动全市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杨治宪介绍。
2024年10月,我市召开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工作部署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六大体系”建设。2024年以来,我市通过落实“三项举措”、建立“三张清单”、实施“三项行动”、推进“三化建设”、做好“三项工作”、抓实“三大保障”,着力推动全市志愿服务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发展。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我市坚持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把社区志愿者作为基层治理的“当家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搭建集便民服务、议事协商等功能于一体的志愿服务综合体94处,推动各类志愿服务阵地和站点成为大门常开、群众常来的好去处,形成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志愿服务圈,实现“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我市坚持引导发展和规范管理并重,广泛发动全社会人员参与,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推行“志愿+”模式,以党员干部为骨干、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初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队伍结构。
在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志愿者的高质量服务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赞誉。2024年12月,全市近20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围绕“一老一小”帮扶、爱心义诊义剪、交通文明劝导等主题,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600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10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惠及群众达30万人。
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我市聚焦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围绕医疗、法律、环保等领域,扶持潜力品牌、推广优势品牌、打造知名品牌,“四点半课堂”“爱心妈妈”“红蜜蜂”等一批叫得响、效果佳、反响好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得到群众肯定。
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志愿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随着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群众对志愿服务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志愿红”不仅温暖了庆阳的大街小巷,也让大美庆阳的底色愈加鲜亮。
https://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25/03/11/031151077.shtml
编辑:徐建华 审编:陈莫楠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