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灭绝到国内数量最多—— 雷公山秃杉的“两种命运”

 时间:2025-01-10 14:07:14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公山深处,生长着一片珍稀而壮观的秃杉林。

秃杉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强的天然秃杉群落。

走进雷公山保护区腹地的雷山县方祥乡格头村,一株巨大的秃杉矗立于村头,古干虬枝,树冠如云,需6个成年人才能合抱。

再往里走,成片的秃杉映入眼帘。“秃杉是我们村的宝贝,看到它们长得这么茂盛,我心里就踏实了。”格头村村民杨仁鸿说。

然而,过去的秃杉却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20世纪中叶以前,秃杉由于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成为家居建材的优质材料,一度遭到人类过度砍伐,加之栖息地被破坏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秃杉的数量急剧减少,在许多地区几乎绝迹。

1984年,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国家将秃杉列入首批8个一级濒危珍稀植物。1985年起,以秃杉为旗舰保护物种的雷公山保护区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科学保护。近年来,雷公山保护区通过严格管控和科学管理,确保了秃杉种群的健康稳定发展。

2024年,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创新建立“雷公山保护区秃杉智慧数据库”,对胸径10厘米以上的秃杉种群进行建档登记,详细录入每一株秃杉的胸径、高度、坡度、海拔等信息。目前,雷公山保护区共有秃杉451925株,其中,胸径大于10厘米的13340株,较1985年增加了8000多株,胸径大于100厘米的1240株。

“接下来,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抓好森林防火、资源保护、科研宣教等生态保护重点工作,为秃杉等生物种类的生长和繁衍创造良好条件。”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雄伟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9日 10 版)

编辑:郑逢善 审编:陈莫楠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