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党的社会工作

 时间:2024-07-19 09:17:22来源:金羊网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在推动机构编制精简优化的背景下,专门组建党的社会工作部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着眼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摒弃三种错误观念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党的社会工作存在着三种错误观念,必须予以澄清。

一是窄化,将党的社会工作等同于社工机构的社会工作。有些声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委、政府引进了国外境外的社工机构、开展了政府购买服务,经过多年的实务创新和政策倡议,终于促成党中央把“社会工作”上升到新高度,“为它们”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实际上,党的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虽然都在建构建设美好社会的科学理论、探寻破解社会问题的方式方法,实践场域也都主要是在社会之中,但二者在功能定位、组织载体、运作方式、目标群体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专业社会工作是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性活动,表现为直接或间接向困难群体提供物质的、精神的或生活上的帮助。而党的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其目标是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社会团结、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福祉、推动社会进步。

二是泛化,认为党的社会工作是党委社会工作部的工作。有些党政部门同志认为,因人口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阶层结构变动等衍生的社会复杂性和风险性,有些“看得到管不着”、有些“管得着办不好”,终于可以把棘手难缠问题“移交”给党委社会工作部。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相比,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包罗万象,职能与任务分布于众多部门。党的社会工作部的成立,确实有利于推动党对社会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但并不意味着其他部门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甩手掌柜”。

三是矮化,认为党的社会工作部是“还没有那么重要”的党委部门。有些私下议论认为,目前大部分省市,党的社会工作部是由正厅级干部担任主要负责人,在“领导级别”上“暂时还低一点”。实际上,这一错误认识源于对党的社会工作的战略价值把握不到位,简单地以干部级别衡量部门地位。在办公厅(室)、职能部门、办事机构与派出机关等几类党的工作机关中,党的社会工作部与“组统宣”等部门一样作用特殊。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表明党中央不仅要统筹领导社会工作,更要直接管理一些重要社会工作,而党的社会工作涵盖人民信访和人民建议征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行业协会商会党建、“两企三新”党建、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等领域,所涉人群极为广泛、利益极为复杂、任务极具挑战,党的社会工作部责任重大、地位重要。

把握两个重大关键

一方面,党的社会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大历史观”回溯党的社会工作,可以发现它一直是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把原先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压制的“社会”引发起来,开展“民众运动,社会改造”(陈独秀语),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与发展壮大确立了方向依据、提供了力量依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便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的重要文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便是《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始终聚焦“社会”,坚持把社会“组织起来”(毛泽东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力图塑造“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发展与稳定,强调社会管理、发展社会事业、开展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推动党的社会工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纵观之,中国共产党来自社会、关注社会、改造社会,一以贯之地书写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的宏伟篇章。

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全党抓社会工作。当前,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人类社会与智能社会交织,社会思潮起伏不定、社会预期快速转换,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社会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在此背景下,党的社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中央将分散于各个部门的社会工作事务,以及负责这些社会工作事务的职能部门整合起来、组建党的社会工作部,充分体现党中央的整体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理念。与此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党的社会工作转由党的社会工作部单独负责、单兵作战、单打独斗,而是必须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创新性要求,坚持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引,坚持全党全国“一盘棋”,推进党政部门齐抓共管、政企社民协同联动,把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力量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胜势,推动书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篇章”,建设一个活力与秩序相统一的现代化美好社会,以高水平社会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人民高品质生活。

编辑:涂传博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