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推动民政社会工作服务融合发展

 时间:2024-04-01 08:22:19来源:中国社会报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继2022年7月印发《关于进一步统筹整合民政资源 健全完善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的通知》后,于2024年3月再次发布《关于推进苏木乡镇(街道)社工站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加速推进兜底民生服务向系统化、综合化、集约化转变。

整合下沉服务事项,实现站点共用

推动民生服务从碎片化迈向系统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重心逐步向基层下移,服务资源不断向基层下沉,由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构成的“基层”是民政工作的重要阵地。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条条”的任务都和基层的“块块”交叉,有时“看得见管不着”,有时“管得着看不见”,民生服务易出现碎片化。

在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看来,社工站是经历多次探索后形成的基层社会服务模式,建立乡镇(街道)社工站旨在充实基层为民服务力量。目前,政府许多部门都肩负向居民提供服务的职能,但公共服务职责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服务转化”传递给居民。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高度重视民生服务,推动社工服务站点建设与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紧密结合。据悉,2023年年底已建立1025个苏木乡镇(街道)社工站。为深入推动社工站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型升级,推动民生服务从碎片化迈向系统化,本次《通知》明确社工站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民政业务”融入社工站为民服务全流程。

记者看到,在功能定位方面,《通知》明确各级民政部门要树立民政工作“一盘棋”思路,发挥社工站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整合下沉服务事项,对于现有的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站、养老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站点,可根据工作需要,将相关服务向社工站延伸;对于尚不具备单独建站条件的,将相关工作职能嵌入社工站,实现站点共用共享。

这相当于在民政系统内部要完成深度融合,依托社工站点,将民政业务各条线延伸到乡镇(街道)的社会服务进行整合,将“资金、物质、服务”下沉一线,以规模化社工站点夯实基层民政工作阵地,凝聚政社力量,共促民生服务集成发展,实现各业务“千条线”与基层社工站“一张网”的有效对接。

实践中,鄂尔多斯市在77个苏木乡镇(街道)探索以“五社联动”为牵引,打造集社工站、养老服务中心站(中心)、未成年人保护站、社会救助站、志愿服务站、慈善服务站“六站”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集成供给机制,形成“五社联动、六站融合”服务模式。呼伦贝尔市坚持“上下+条块”齐动、“合作+共享”的社工站服务模式,包头市推进“社工站+公益慈善”双轮驱动服务模式,融合开展关爱老弱病幼等服务。

据了解,目前内蒙古各地累计投入1.07亿元,健全完善三级社工服务平台,综合发挥了社工中心统筹指导、社工站服务枢纽、社工室服务终端作用,实现了从以往的碎片化、普惠性、基础性的服务向更加多样、更为优质、更具温度的服务转变。

民政专干+社工,协作赋能民政工作

推动民生服务从分散型迈向综合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国家各项决策部署,最终都要依靠基层穿针引线、落到实处。就民政而言,当前,民政在基层的工作多、任务重,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工作的落脚点都在基层,与之相对应的工作力量明显不足。

基层民政服务能力薄弱,一直制约着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民政部门连续多年开展蹲点调研,探路新时代下加强基层民政之道。其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是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立,以专业化社工人才队伍补充民政基层服务力量。

在内蒙古,社工站注重将民政专干与社工进行融合,形成合作“搭子”,共同赋能民政工作。如《通知》明确各级民政部门要健全由苏木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兼任社工站站长,民政助理员、社会服务项目承接机构负责人任副站长,社会救助协理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会服务项目人员为驻站人员的配备机制,充实基层民政工作力量。同时,鼓励支持驻站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要求采取实务实训、专项培训、督导教学等措施,提升驻站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从过去单一的民政专干到综合发挥社工、民政专干等多元主体作用,协作破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目前,内蒙古数千名驻站社工进村入户、主动探访,协助民政专干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进行全面核查,综合打包服务,实施460个“五社联动”试点项目,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物质+服务”融合,促进资源互联

推动民生服务从粗放型迈向集约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救助对象从低保、特困人员为主向低收入人口扩围,养老服务从特殊困难老年人向全体老年人拓展,儿童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婚姻登记向婚姻家庭服务延伸……这意味着民政涉及的服务人群范围变大、承担的任务更重,基层服务能力面临新挑战。

“民政部门承担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行政职能,而这些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工作最关注的焦点领域。乡镇(街道)社工站仍是提供服务的重要基地。民生需求需要梳理,为民服务应该统筹,在这些方面,民政部门应该扮演中枢角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认为。

社工站是服务民生、增强基层工作力量的重要载体。这就需要社工站发挥专业优势,把握民政有关部门业务在基层的共性要求,主动链接多方资源。

本次《通知》中,内蒙古明确了社工站应聚焦的重点任务,如在社会救助方面,重点开展主动发现、家计调查、需求评估、社会融入、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服务;在养老方面,重点提供精神慰藉、情绪疏导、危机干预、关系调适、社会参与等服务;在儿童关爱保护方面,开展排查探访、监护风险评估、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关爱、转介帮扶等服务。

据记者了解,内蒙古各级社工站持续做深做实做优一老一小、救助等惠民政策“最后一米”的服务,同时发展社会组织培育、慈善资源链接等工作。本次《通知》也进一步明确在社会组织培育方面,要注重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加大骨干人才培养力度,协助开展社区协商、社区居民健康、社区群众文化等服务;在慈善资源链接方面,要深入落实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设立社区慈善救助基金和社区服务专项基金,健全困难群体与慈善资源对接机制,精准实施慈善救助帮扶项目。

为增强服务效能,《通知》还要求健全完善社工站需求、资源、服务等清单制度,并以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为牵引,充分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作用,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据悉,2023年内蒙古各地社工站共培育263家社区社会组织、364个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受益人数600余万人次,逐步实现了从物质救助向包括精神、心理、文化、社会等全方位帮扶转变,实现了从单纯的服务个人、服务群体向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转变。

具体到投入和支持方面,《通知》明确各级民政部门要将社工站规范化建设列入年度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内容,并要求充分利用中央和自治区用于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等领域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资金和相关业务工作经费,积极向当地财政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多元资金投入机制。

融阵地、人员、服务、资金等为一体的基层民政综合服务,将把为民服务做得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编辑:涂传博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