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以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让困难群众生活更温暖更幸福

 时间:2023-12-14 18:50:38来源:中国社会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拓展深化“物质+服务”救助方式,以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筑牢基本民生底线,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做实做细兜底保障是困难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和基本要求。”常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文惠说,常德市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断完善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推进体制机制更完善、服务管理更便民、功能发挥更有效上下功夫,在促进政策集成、部门协同、能力提升上求实效,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

推进扩围增效 体制机制更完善

今年8月,家住常德市武陵区长庚街道青林社区的郑先生患了重病,妻子因要在家照顾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无法外出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和街道办事处民政专干入户核查,及时给予郑先生家临时救助,并按程序纳入低保范围,保障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郑先生一家人得到及时救助是常德市各级民政部门推进低保扩围增效、切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常德市各级民政部门采用小范围集中培训与实地分批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各地以村组为单位全面开展摸排,对可能符合条件的群众进行登记。各乡镇(街道)对摸排上来的对象,逐一入户调查,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常德市民政局副局长沈绪国介绍,该市保持社会救助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并适当调整优化,持续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重度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受灾情影响比较严重的困难群众等纳入监测范围,及时筛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人口。通过增强部门协同配合和资源统筹能力,因地制宜将“按户施保”和“按人施保”相结合,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主动发现、政策联动,让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扶尽扶。今年1月至11月,常德市为20.36余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资金7.22亿余元,为特困人员发放照料护理费1898万余元;通过积极推动低保扩围增效,认定低保边缘家庭2500户,将其中2400人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为60岁以上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设了5548张家庭养老床位。

优化简化程序 服务管理更便民

及时有效、方便快捷地为不同类型困难群众提供精准和温暖的“救助套餐”,是确保他们在共同富裕路上“不掉队”的重要路径。

前不久,桃源县民政局通过线上预警发现,家住热市镇彰善村的小杨被诊断为精神二级残疾,符合低保扩围增效政策。镇民政办工作人员随即上门了解情况,得知小杨此前购置了一辆用于家庭生计的汽车,如今因病已无力运营,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家庭支出靠妻子在村里公益岗位的收入维持。按照相关程序,小杨一家被纳入低保与后续帮扶范围。

津市市精准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事关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家庭经济状况认定申报等事项,均实现了“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聚焦数字赋能,常德市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实现了社会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目前,全市通过推行“互联网+救助”,实现数据信息实时共享,定期开展数据比对,推进各类社会救助业务“协同办、掌上办、网上办”,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反馈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时限压缩至19个工作日。

常德市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科科长陈本喜介绍说,常德市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今年已实现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审核确认权下放到乡镇(街道)直接办理,提高了工作时效,使救助经办流程更加快捷。各乡镇(街道)建立备用金制度,全面落实“急难型先行救助”“一事一议审批”“急难发生地施救”等措施,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提升整合能力 功能发挥更有效

社会救助无小事,事事连着民心、点滴增进民情。常德市在群众需求中找准工作着力点,聚焦分类施策、精准救助、有效帮扶,用更多具体细致的举措让困难群众有了依靠。

从去年6月开始,鼎城区针对孤残儿童这个特殊困难群体,在完善政府兜底保障的同时,由区领导、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社会力量等组成100余个关爱小团队开展关爱行动,通过日常关爱、持续陪伴、针对性帮扶,推进社会救助和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不幸被烧伤的小贺是受益者之一。在政府有关部门、保险公司、烧伤整形医院、慈善组织的合力救助帮扶下,小贺于今年7月4日顺利完成手术,逐步回归到正常生活,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澧县通过完善“党建+网格治理”实现精准救助,推进“党建+党员联户”实现主动救助,促进“党建+全民参与”实现温暖救助,发展“党建+一站式服务”实现高效救助,让“党建+社会救助”品牌越来越亮。

临澧县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特困人员护理等级评估认定,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平台,常态化关注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起居情况,对照护人员实施培训后上岗,有效提升特困人员的生活质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石门县在提升救助服务能力上求突破,在困难群众较多的村(社区)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运用“五社联动”等机制,推动救助从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保障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社会融入等综合型救助拓展,发挥兜底保障和促进发展双重作用。

今年以来,常德市发挥社会力量对社会救助的补充、拓展和延伸作用,引导近1800万元慈善资金用于帮扶解困和慈善助学等,惠及困难群众5200余人。

常德市切实担负起兜底民生保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在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中聚焦前端预警排查,发力中端分类救助,拓展后期关爱帮扶,让困难群众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编辑:甘再松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