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外禁毒形势的复杂化,新型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层出不穷,网上和网下毒品犯罪相互交织,对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危害,必须坚持贯彻党的禁毒方针政策,完善毒品治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对于戒毒康复人群,《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确立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四位一体”的戒毒工作体系,赋予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在戒毒工作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在毒品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在党和政府大力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政策力度下,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全面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基层管理工作,各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积极建设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工作站,并配备禁毒专职社会工作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执行率达99%,得到了有效的网格化管理,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吸毒者的戒毒康复效果。但由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水平专业度不高、吸引人才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禁毒社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缺乏、以及戒毒康复人群自身的弊端,想要让戒毒康复人群永久脱毒并顺利回归社会还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应寻找好切入点和突破点,下大力气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专业化进程,为戒毒康复群体提供专业的帮扶救助,让他们能够稳定就业,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社区戒毒社区管理工作站基础建设需完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工作站建设虽然有制定相应的标准,但是由于各个乡镇街道领导的重视程度不一样,导致各个工作站的硬件软件设施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完全按照工作站建设标准建设,使得标准化程度不高,如个别工作站没有建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室没有配备沙发桌椅、档案柜、沙盘和配套玩具等设备;以及大多数工作站禁毒宣传室没有配置VR禁毒场景模拟器和禁毒人工触摸屏;甚至没有独立的尿样采集室等。这与部分乡镇街道社区戒毒经费财政预算不足有关,没有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配套经费保障机制。
其次,党政联动缺乏整体合力。《禁毒法》第34条规定 :“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公安、司法、卫生、民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进行指导和协助”。负责工作站的分管领导基本都是镇长、书记、派出所所长或政法委员等,他们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不够了解。而且部分工作站尚未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纳入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没有形成具体系统的责任落实制度,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目的、职责划分、工作程序等认识不清。从而导致相关部门配合明显不够密切,缺乏主观能动性,彼此间尚未形成有效的联系协调机制,优势得不到互补,资源得不到整合,部门“单打独斗”现象突出。
再次,帮扶救助力度不大,欠缺专业性。据统计,截止2022年底,东南沿海地区某省份建设的标准化社区戒毒康复管理工作站522个,在管在控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总人数为4757人,平均每个工作站9.11人,而专职社工人数达到了1344人,每位社工服务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数平均为3.53人。按照专职社工与戒毒康复人员1:15的比例配置,明显社工人员数量配备不合理,存在明显的工作量不饱和、资源浪费、资源闲置等情况。而另一方面,禁毒社工服务的对象较少,拥有充足的工作时间,却没有开展专业的帮扶救助工作。目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主要内容包含管控与帮扶救助。而大多数禁毒社工日常工作时间的分配,80%的时间用于管控,20%的时间用于帮扶救助。大部分专职社工不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明白社工岗位应该花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帮扶救助戒毒康复人员。同时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使得他们的工作更趋向于例行公事,例如通知尿检、建立档案、偶尔打电话问候等,其他帮扶工作不知道如何开展。这也是导致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帮扶救助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的主要原因。
最后,吸引和培育人才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需要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承担,而东南沿海某省所有工作站的禁毒社工都是非社工专业出身,只有约7%的工作人员考取了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这与目前各地吸引人才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如工资待遇、津贴奖金、保险补助较低,且没有明确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吸引不了专业出身的社工加入到禁毒工作队伍中,同时还导致现有社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及流动性较大的问题。此外,针对禁毒社工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无固定的岗前培训。由于专职社工人才流动性较大,无法统一各个工作站招聘专职社工的时间,所以无法保证每位新招聘的专职社工都能够接受岗前培训。而新招聘的社工基本属于非专业的无证上岗人员,他们对社工认知较低,无法立马胜任专职社工岗位的工作。虽然各地定期会开展相关的社工培训,但是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培训结束没有考核,最终导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流于形式。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又缺乏专业的社工督导,大多数社工认为禁毒办民警给他们的督导属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督导,而社工督导与禁毒办民警督导有明显的区别。禁毒办民警大多数从管控的角度督导社工开展管控工作,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社工开展帮扶救助工作需要专业的社工督导来指导,才能有助于帮扶救助工作更具有专业性。社工督导不仅可以帮助禁毒社工处理负面情绪,修复自我调适功能,增强自信心,还可以帮助禁毒社工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减轻工作压力,增强工作成就感和专业价值感。
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专业化进程的路径策略
第一,引入“五社联动”机制。2021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即“五社联动”机制——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五社联动”引入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应立足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戒毒康复群体的需求为导向,旨在发挥禁毒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赋能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同时积极发掘和利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提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戒毒康复效果,使其更好的回归社会、融入社区。
第二,搭建智慧社区平台。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智慧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促进基层服务新的重要手段。智慧社区建设中的信息技术及建筑环境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整合社区服务资源、解决社区服务供需矛盾、提升社区人员素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智慧社区平台的搭建能够提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效率,拓展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基层治理更智慧、戒毒康复群体生活就业更便捷,促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基层治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
第三,搭建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云平台。禁毒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始终是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基层治理的“第一资源”。一方面,要加强培育禁毒社会工作人才,加大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引进力度,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搭建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云平台供各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使用,解决目前线下培训督导管理等所存在的漏洞,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线上+线下”禁毒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包括禁毒社会工作者岗前培训服务平台、禁毒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与考核平台、督导直连互动平台、搭建互动园区供禁毒社工互动交流和反馈平台。
第四,引入禁毒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基层乡镇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是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执行主体,可以自行设置专职队伍执行服务,也可以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服务,以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介入禁毒服务等。如广东、上海、厦门等地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他地区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也可以积极鼓励引入专业禁毒社会工作机构介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中,介入模式包括“驻点社工”模式、“提供服务,但不入驻工作站”模式、“只提供需求性服务”模式、“督导”模式等。通过专业禁毒社会工作机构的介入,由专业的禁毒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系统康复,从而顺利回归社会,融入正常社会生活。
第五,提升精准帮扶水平。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群体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学历差异较大,并且影响其就业。据统计,东南沿海地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青年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就业率仅为53.9%,而初中以上学历的就业率为69.8%。而且受教育水平限制了戒毒康复青年跨区域流动,以及就业主要集中于餐饮、卖菜、送快递、打零工等低端行业,较少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平均收入明显较低,总体就业质量不高⑤。因此在帮扶救助过程中,应提升精准帮扶水平,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精准信息平台、提供分层次精准管理和精准个案服务、提供精准职业技能培训和精准推荐就业,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精准解决现实困难,从而加快他们回归社会的步伐。
编辑:涂传博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