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见绿,出门入园。山东省平度市借助现河公园、2020公园为核心的公园体系,全面嵌入健身、娱乐等功能,形成多园相连、布局均衡的公园体系。王学文摄
制图:翁嘉诺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滚滚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这是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人引以为傲的地方。曾经的高西沟村荒芜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当地人以为“多刨一个‘坡坡’,就能多吃一个‘窝窝’(当地一种食物)”,然而却是越刨越穷。
痛则思变。
高西沟人决定不再垦荒,而是积极探索治坡为主、沟坡兼治的系统治理方法,创造林地、田地、草地各占三分之一的土地利用“三三制”经营模式,确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的治理思路。如今,高西沟村“黄土坡”变“绿林坡”,林草覆盖率达到70%。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调研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黄土高原的绿色变迁,离不开系统治理的科学思维,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是方式方法的重大转变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体现的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转变,同时也为其他重大转变提供了策略路径,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
河北省唐山市作为典型的北方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一度十分突出。为此,唐山市大力实施燃煤锅炉淘汰、控制工地扬尘、推进污染治理提档升级等措施,不断严格排放标准,加大重点行业排污监管力度。在重拳治污举措下,唐山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但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并不显著。
面对复杂的污染情况,唐山市以系统观念为引领,将大气污染防治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坚决打赢打好蓝天保卫战。2022年,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取得了四个“历史之最”(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低、排位最好、优良天数最多、重污染天数最少),打了一场振奋人心的“退后十”翻身仗、荣誉战。
这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重大转变,也是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等“国土之殇、民生之痛”,各地以猛药祛疴、重典治乱的坚强决心和有力举措,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实践中,各地始终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一个系统工作,既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不断纵深推进污染防治,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既完善生态环保法律制度体系,又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正是深化和科学运用系统观念这一重要思想法宝,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统筹兼顾生态系统的各要素
透过“城市阳台”,青岛灵山湾30公里海岸线上的美景可见一斑。家住灵山湾金沙滩路的张庆远说道:“以前海边都是些养殖池子,荒草丛生的,没什么看头。”
为让“蒙尘”的海湾恢复“美貌”,青岛市在灵山湾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清理拆除养殖设施,加大沿湾污水处置力度,恢复海湾自然风貌。如今,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灵山湾已然成为青岛市民临海亲海的城市“会客厅”。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依托陆域生态环境的改善,而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也集中反映了陆海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的成效。
就像海洋环境一样,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如果这个系统中的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其他环节也会受到影响。生态环境治理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长期以来,跨流域保护治理一直是江河保护的难点,有时“管住了下游,管不了上游”。为保护赤水河水域生态,云贵川三省建立了赤水河流域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协同立法、协作保护,达到“1+1+1>3”的效果。
这是解决跨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的典型案例。新时代以来,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好、运用好系统观念,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构建了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
山东省五莲县境内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曾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严重制约乡村发展、群众致富。面对水土保持工作这块“硬骨头”,五莲县按照“源头在治山,重点是增绿,关键要蓄水”的系统治理思路,破板岩、填新土、建水源,聚力打好治山治水攻坚战,让荒山盖上“绿被子”,绿水育出“金票子”。
五莲县治理经验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系统观念作为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整体性理念,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统筹”和“协同推进”,是一套“组合拳”,清晰地勾画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路径和策略。
新征程上,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们要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系统治理思路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方面。坚持点面结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坚持标本兼治,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中国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重点区域的协同治理和流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的协同治理,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单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
编辑:郑逢善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