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开展,王光美(中)受邀担当全国组委会主任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题:践行使命为民谋福——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成立35周年纪实
记者 张素
承办我国人口领域最高奖项“中华人口奖”,创建我国首个把贫困母亲作为弱势群体实施救助的公益项目“幸福工程”,开展“世卫组织COVID-19团结应对基金·中国行动”……这些受到好评的活动背后都有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人口基金会”)的身影。
今年是人口基金会成立35周年。回顾往昔,基金会在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展望未来,他们表示,要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兴办人口福利事业
1987年6月10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中南海西花厅成立,邓颖超担任名誉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王首道担任会长。
彼时,中国已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设立基金会的初衷包括兴办人口福利事业。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关爱下,带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望,人口基金会积极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开展工作,为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以承办“中华人口奖”为例。这个奖项旨在表彰奖励为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人口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每三年一届,迄今已有110名个人和7家单位获得殊荣。
观察家认为,评奖不仅引领了人口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风气之先,也为推动全社会高度关注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计划生育政策顺利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也带来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此,人口基金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合理对策建议,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完善。比如,针对农村贫困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及独生子女遭受意外伤害等问题的有效解决,基金会曾开展专题调研并进行试点。
有学者指出,这些切实举措不仅促使地方政府关注特殊群体制定系列优惠政策,为国家层面出台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提供了依据和成功案例,更促使政策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最终制度安排。
人口基金会会长李金华(中)在云南昭通调研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情况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供图
——回应家庭发展需求
人口基金会的立会宗旨是“增进人口福利,促进家庭幸福”。35年间,基金会不断回应着中国家庭发展需求的变化。
1995年发起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就是其中代表。该项目为贫困母亲提供资金帮助、技术培训与健康服务,全面提高母亲的综合素质与家庭发展能力,实现自我发展、劳动致富。截至2021年底,已在29个省(区、市)的965个项目点开展过帮扶,累计投入资金21.88亿元(人民币,下同),帮扶困境母亲36.03万人,惠及人口152.73万人。
来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调查评估报告显示,在实施幸福工程的地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群众的生育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妇女地位大大提高。换言之,幸福工程为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提供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幸福”系列项目辐射面越来越大,受益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儿童”实施20年来,筛查服务患者上万名,共为6300余名困难家庭唇腭裂患儿实施了免费修复手术,同时增加序列治疗和语音矫正、心理帮扶等服务内容,医疗价值总计约合5亿多元。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更是直接辐射和带动了国内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手术水平质量提升。
从关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到将家庭整体纳入视野、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从做优“老项目”到做大“新项目”,人口基金会充分发挥公益组织优势,在海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解决人口问题,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基金会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握时代性主题根本要求,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实施“健康暖心”工程,设立“健康暖心扶贫基金”,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通过完善“中国大病社会救助平台”、开展关爱失智老人的“黄手环行动”、设立健康中国行动“明亮工程”中华行项目等,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积极参与救灾救援,去年以“豫特大暴雨灾后重建”等项目,为恢复和保障灾区群众的健康医疗条件作出应有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设立“公共卫生应急响应项目”,募集资金和物资共计31814万元,并在全球战“疫”中彰显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体理念和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
人口基金会自身建设不断攀升,先后获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并在去年跨入全国“5A”级基金会行列。
立足新征程,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秘书长赵本志对记者表示,基金会将确保党建引领取得新进步、服务各方结出新成果、内部治理实现新发展、品牌建设开辟新境界,坚定“人人健康家家幸福,人人公益家家慈善”宏伟愿景,为服从服务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和国家治理大局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完)
编辑:ZZH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