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公益捐赠、社会参与……北京冬奥会中的公益元素你get了吗?

 时间:2022-02-10 14:03:28来源:公益时报

正在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赛场上,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精彩绝伦的高手对决,感受速度与激情,也亲眼见证了运动员身上那种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并为之深深折服。

在赛场外,也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故事和细节,于冰天雪地之中给人一种别样的温暖。志愿服务、公益捐赠、社会参与……本届北京冬奥会处处显现着公益的元素。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

来自高校、社会工作及其他领域的上万名志愿者是保证赛事顺利举办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热情服务和专注精神,不仅反映了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取得的进步,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

城市服务、赛事咨询、交通引导、语言翻译、运动员及境外工作人员抵离服务……在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能看到志愿者奔忙的身影。

他们克服了疫情防控、春节不能回家、天气严寒、上岗时间久、工作内容单一等实际困难,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服务赛事的过程中也完成了自我的成长与蜕变。他们当之无愧是北京冬奥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是冬奥火炬手。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14岁。他们当中,既有全国各级先进模范代表,也有科、教、文、卫等各界先进代表和知名人士,大部分是扎根生产和工作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不平凡的普通人”。

而这些“不平凡的普通人”当中,也有不少公益人的身影。

71岁的付春来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资深摄影师,单位同事和公益圈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喊他“付叔”。

2012年,机缘巧合下,付春来记录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次公益行动,他被那些乐于奉献的志愿者吸引,随后便开始了长期的公益影像记录。无论是在大大小小的会议现场,还是在偏远贫困地区出差走访,我们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用镜头记录一次次公益行动、通过照片反映困境群体的生活现状,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而此次成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手,让这位习惯拍摄他人、为公益奔走的摄影师,成了他人镜头中的主人公。

同样担任火炬手的刘春莺来自阿里巴巴。她是阿里云资深业务专家,但她更是一名公益人。在公益路上,刘春莺已经坚持了13年,连续担任两届阿里公益委员。

除了长期坚持对大凉山孩子的援助,她还发起了“到大自然里去”幸福团,累计发起公益活动超100场,带动阿里员工志愿者及其家人超3100人次参与公益,共计产生超过1.4万个公益小时。因为参与公益,刘春莺也曾获得很多奖项。

刘春莺说,完成火炬接力后,她会将自己传递过的火炬带到曾经服务过的学校——大凉山金阳县希望小学,让那里的学生亲手摸一摸冬奥火炬,听她讲一讲冬奥的故事。

而在所有火炬手当中,一对夫妻火炬手的决定更让人莫名感动。

奥林匹克文化推广者、北京冬奥宣讲团宣讲员侯琨将自己传递的火炬捐赠给了香山革命纪念馆。在他看来,火炬存放在纪念馆比自己收藏意义更大,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

侯琨的妻子吴静钰也是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她曾连续参加四届奥运会、夺得两届跆拳道奥运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吴静钰拿下一枚跆拳道金牌。因此,能够成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对她来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吴静钰说,能和爱人一起成为冬奥会火炬手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因为侯琨是奥运收藏家,他们原本计划收藏一支火炬,将另外一支捐赠出去。但后来经过商量,夫妻二人决定把两支火炬分别捐赠给不同的博物馆。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捐赠行为,通过奥运火炬这一载体,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奥运精神、体验奥运文化……

在更高层面,本届冬奥会在一些环节的设置上也巧妙融入了公益元素。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届全民关注的体育盛会,也为普通人参与运动和公益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借助移动互联网,冬奥会与公益活动实现了完美结合。

2021年6月23日,北京2022冬奥文化公益平台正式上线,冬奥公益“蓝色跑道”活动同时启动。据公开报道,该平台及相关公益活动由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和市场开发部主办,阿里巴巴公益和中国扶贫基金会承办。

该公益平台号召大家通过走路、跑步等运动方式,在平台上认捐步数,并以闯关的形式不断解锁、揭秘冬奥项目和公益专属福利,累积步数达到既定目标后,北京冬奥会各级赞助企业将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学校铺设冬奥公益“蓝色跑道”,助力改善当地学生体育锻炼条件。

在设计上,平台充分体现了冬奥元素,将吉祥物、体育图标、竞赛场馆、冬奥歌曲、冬奥知识问答等内容融入互动关卡中,未来还将结合北京冬奥会赛前和赛时的重要文化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系列文化公益活动,吸引全民参与互动。

在淘宝APP搜索“北京2022”,点击“为冬奥加油”,即可进入北京2022冬奥文化公益平台

网友可通过手机淘宝搜索“北京2022”进入平台,以捐步或其他互动方式兑换“公益时”,为乡村学校建跑道。值得称赞的是,网友的捐步记录可永久保存,公益行为可追溯、更规范、更透明。对普通大众来说,这可能是大家参与冬奥、支持冬奥最为便捷的一种方式了。

当然,除了上述内容,北京冬奥会还有很多让人难忘和感动的场景。

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的山里娃登上冬奥会开幕式,用希腊语为全球观众献唱《奥林匹克颂》。而这背后讲述的,是中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取得的巨大成果。

企业、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积极行动,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北京冬奥会,如为志愿者捐赠防护及保暖物资、助力冬奥疫情防控、开展冰雪公益活动、普及冬奥知识等,充分展现了责任担当……

虽然目前仍处寒冬,但其中的点点滴滴也让人从心底感到阵阵暖意。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精彩的体育赛事点燃了大家的激情和热情,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运动和竞技之美,公益则拉近了普通人和冬奥的距离,让这一切变得更加温暖、更有意义。”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