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近日刊文称,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中国目前有4211个私人基金会,是5年前的两倍多。报道指出,今年中国慈善事业出现了重大转折点。北京首次出台相关监管法律,意在重建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让更多私人资金流入。中国“慈善法”生效,使扶贫、救灾、环保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组织部分脱离了政府官僚。新法还引入面向捐赠者的税收优惠,要求慈善机构报告善款使用情况。文章认为新法可能掀起一股慈善潮,就像百年前美国首次经历的那样。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也报道称,新生代企业家正在改变中国的慈善文化。近年中国涌现出一批热心慈善的企业家是很有趣的现象。报道称,中国有着深厚的施舍传统。这10年来中国慈善事业起了变化,并且正在加速转变。从新的慈善法上就能看到这些影响,该法大大拓宽了慈善的传统观念。虽然中国人均捐赠额仅相当于西方世界的零头,但绝对数量上升迅速,一些专家表示中国人的捐赠总额将很快达到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受访专家:河南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刘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施行是中国慈善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它规避了慈善行为和活动中可预想到的风险。从整个社会运行效率来讲,它使慈善效率效果更高,使社会慈善行为的持续性增强。以慈善法出现为标志,中国的慈善事业实际上已经变成制度化的慈善。制度上的升级,对于激发社会慈善意愿和社会慈善行为的持续性起着巨大的支持作用。当然,要把这种进步与国家整体社会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进步相结合。在现实中,慈善法的出台使大家敢于去进行慈善,强化了政府作为监管者在慈善方面的责任,对慈善行为是一个正面的鼓励。
目前,中国的福利模式发生了转变,原有的单位福利模式转向公共福利模式,因此才会出现民间慈善行为风起云涌的结果。这是社会转型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征。福利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的慈善事业会以一种更健康更持续的方式去发展。
中国慈善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什么说挑战呢?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社会复杂性的增加,社会系统运行的风险性也在增大。出现如此多的慈善行为也意味着社会要去处理这些系统运行的风险。当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性社会,大量的不确定性使得社会不得不去回应这些问题。这一点对于慈善事业是有挑战的。比如说,网络的发展扩大了慈善捐助面,也引发了新的慈善模式。虽然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慈善事业具有一种良性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技术网络背后对慈善事业潜藏的危害。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出现的诈捐事件,不但对于爱心施助者是一种伤害,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伤害。
中国未来可能会出现慈善组织和机构的大量兴起,慈善事业从个体化转化为组织化的活动。这样的方式既能保证慈善行为的正当性,同时也能使得慈善效果最大化。未来,中国可能迎来慈善潮。 (王世雅采访整理)
编辑:GCH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